再游宝岛日月潭

标签:
慈恩塔涵碧楼邵族玄奘日月潭 |
分类: 台湾八日游 |
再游宝岛日月潭
近日看了朋友小陈撰写的“台湾第一大湖-日月潭”,感慨颇多!诸多大陆的旅游团赴台湾作八日(十日)环岛游,与我一样,匆匆一大圈,窥之一小斑,印象脱口秀:小小一个潭。人家一日游,咱们二小时。
还是请朋友们随我一起再走近美丽的日月潭,看看台湾朋友是怎么游的。
晨曦中的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的中央,隶属南投县鱼池乡,四周群峦迭翠,湖面海拔748公尺,常态面积 7.93平方公里(满水位8.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公尺,自然生态丰富,但亦为最多外来种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湖水晶莹、景色如画,是全台知名的高山湖泊,也是台湾最大的内陆湖;以其不规则菱形的日潭和以其细长弧形的月潭构成,故得名。
峦山迭嶂的南投
样貌多变的日月潭
日月潭旧称水沙连,全潭以拉鲁岛(原光华岛)为界,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轮,故名日月潭,潭面景像万千,为台湾的八景之一,其一景一物皆浑然天成,无论四季晨昏,都有不同的感觉。
日月潭原潭面狭小,1934年,日人为开发日月潭水力发电工程,增修水社坝和头社坝,并在仁爱武界部落上方筑坝兴建武界水库,且穿越东武岭、水头山、过坑山、水社大山和卜吉山,修筑一条长达15.1公里的地下引水隧道,把武界水库蓄水引到日月潭,前后历时9年,造就出今日的日月潭。
日月潭和阿里山是台湾的两大地标,也是地球村的朋友们认识台湾的两大窗口,这两个地方巧合地都各有深具族群特色的原住民世居,住在阿里山的是邹族(Tsou),住在日月潭的则是邵族(Thao)。
日月潭朝雾码头
朝雾码头是日月潭三个码头之中最为广大的一个。每年的涌渡日月潭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朝雾码头的停车场广大而且下水阶梯广长,吸引了许多的泳客来到此晨泳。
德化社
德化社旧名「化蕃社」,为邵族人的主要聚集地,是日月潭边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当年蒋介石最喜爱乘舟到这儿观赏邵族山地歌舞,遂使该社成为日月潭重要的原住民文化园区,有邵族传统歌舞表演与丰富文物展示,还有琳琅满目、洋溢邵族风情的伊达邵商店街及逐鹿市场,可供购物流连。现德化社是邵族、泰雅族与汉族共居,村内有艺品店、餐厅与旅馆等。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前后,邵族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典。
拉鲁岛
拉鲁岛是日月潭中的一个小岛,是邵族人的旧聚落,亦是邵族人最高祖灵paclan的居处,邵语称为lalu,清代称为珠屿、珠仔屿、珠山、珠仔山、珠潭浮屿等。又有一词,谓邵语称为kunbariz附近之青龙山与邵语称为titabu之仑龙山,此二山恰好将lalu岛衔在相对之中央,形如二龙戏珠之状,故称为珠屿等名,清光绪来此的洋人,以pearl islet(珍珠岛)之称呼,日治时期则称玉岛、水中岛,台湾光复后改名为「光华岛」。
1999年(921地震)后,南投县政府将光华岛更名为拉鲁岛(Lalu),以表对邵族人的尊重,并且由观光局日月潭国家风景区管理处规划为邵族的祖灵岛,于2000年10月12日,藉由「千人植树、千人护树」活动,由邵族人种上最高祖灵居处的茄苳树。
涵碧楼酒店
『涵碧』两字是形容湖光山色水面如镜的之意。
位于日月潭畔的「涵碧楼」建于1901年,是栋2层楼的木造房屋,由一位姓伊藤的日本人所建,在日治时期,涵碧楼即是各界官员、显要到日月潭游憩的重点之一,后因日月潭水利工程兴建1916年(大正五年),日本政府将之易地重建,作为日本裕仁太子的招待所,光复后改为蒋介石的行馆。
目前改建成为观光旅馆,坐落于「涵碧楼大饭店」旁边的「涵碧楼纪念馆」,是乡林建设依照以前的涵碧楼行馆以桧木重建。馆内所摆设的办公桌椅,是目前仅存当时蒋介石所用过的桌椅。而现在是专门收藏与涵碧楼相关文物史实的纪念馆。
玄奘寺
离开德化社继续往西走4.8公里,可到玄奘寺。该寺建于1965年,前临光华岛,后依青龙山,地理风水称该寺为「青龙戏珠」之宝地。庙分两层,分别供奉玄奘舍利子与释迦牟尼佛金身。 玄奘寺为一仿唐式建筑,正方形的地砖散发着光滑与朴实感。寺内「国之环宝」匾额蒋介石亲题,寺外墙上,刻有玄奘西域游行图与碑文三座;左为中日亲善纪念,中有玄奘法师传记,右则中日佛教亲善交流纪念碑。此外,门前尚有两尊石象,殿前有大鼓一座,登梯而上可见供人敲槌之醒钟。
玄光寺
距离玄奘寺约二点五公里的玄光寺,建于1955年,原是玄奘大师舍利子由日本取回后,暂时安奉的地方,1965年,玄奘大师舍利子才改移奉至玄奘寺。
该寺地处日潭与月潭的陆地交界处,内供奉玄奘大师的金身,上悬「民族家师」扁额,临潭背山,离潭仅十余公尺,寺下有码头,游客可搭船至码头,再拾级而上参观。
玄光寺与玄奘寺,皆是为了奉厝从日本迎回的玄奘大师灵骨舍利所建,玄奘寺是目前灵骨奉拜之处。两处寺院清静幽雅,皆为眺望日月潭及拉鲁岛最佳的位置。
慈恩塔
离开玄奘寺后,往日月潭方向走约六百公尺,可见一条斜坡叉路往慈恩塔,自该塔停车场开始步行五百公尺的森林小径,即到慈恩塔。此塔乃蒋介石为感念母恩伟大而建,于1971年元月完工,期以昭示国人,克尽孝道,永怀慈恩。
慈恩塔位于海拔九百五十四公尺的沙巴兰山上,当初建塔时,所有建料均利用船运过月潭水面,再用流笼送上山,工程相当艰巨,塔高四十六公尺,塔顶正好为海拔一千公尺,成为日月潭著名的地标。从慈恩塔最高层往光华岛瞭望,光华岛、玄奘寺与慈恩塔,约在同一条中轴在线,地形宛若是龙头伸入潭中取水,光华岛位于取水处,玄奘寺位于龙头,慈恩塔则是龙之心脏部位。慈恩塔位入口大门处之「慈恩塔」匾额为蒋介石亲题,塔内有一口巨大的镇塔铜钟,该塔建成后即悬挂至今。至于蒋母王太夫人灵位则奉于塔前之宫殿式建筑,而塔所在的山顶,空地与草坪广大,并种了梅、柏等花木,还有石桌、石椅供游人小憩。
文武庙
文武庙位于日月潭北边山腰处,其由来与日月潭兴建史有关。1932年,日月潭建坝储水后,当时潭畔水社村水社巷有龙凤宫,北吉巷有益化堂两庙,有鉴于潭水过高将漫淹二庙,于是决议迁庙,在地方人土的奔走下,于1934年觅得现址,将两庙合一,并与 1938年六月完工。
1969年文武庙重建,蒋介石在这期间先后七次巡视,垂询工程进度与经费筹措情形,并且指示该庙需在1971年完工。当时台湾省主席黄杰,在视察该庙时,核定以「北朝式」格式建筑,这也就是今天文武庙所见之辉宏建筑格局。
现在文武庙,主祀关帝,另外加奉祀孔子与岳飞,庙内所有神像,皆用铜铸,建筑金碧辉煌,香火鼎盛。该庙共分三进,第一进供奉孔子,第二进祭祀武望关公,此外还供奉神农大帝、文昌帝君、三官大帝、玉皇大帝,到第三进可俯瞰全潭景色。
水社大山瞭望日月潭
水社大山海拔2.059公尺,为环绕日月潭最高的一座山,亦为鱼池.信义两乡分界点.水社大山步道起自日月村德化社附近,蜿蜒于涵碧半岛的森林小径,步道全长约一五公里,阶梯由古朴的红砖砌成。清晨漫步其中,常见五色鸟、山红头、绣眼画眉等鸟类活跃林间,走完1853层石阶即到达山腰。行至潭畔码头,可尽览慈恩塔、拉鲁岛及群山绿水美景。
水社大山夕照
孔雀园
孔雀园成立于1968年10月,是环湖公路边一处迷你型动物园,园中不仅饲200多只孔雀,有分为白、蓝、绿三种,还有其它名贵禽鸟,如产地在大陆的金鸡、银鸡、蓝雀及白鹇等。其实在日月潭的孔雀园里有一座蝴蝶标本馆,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配合文字解说,让游客了解蝴蝶生态。
蝴蝶生态教育园区
位于日月潭青年活动中心,园区内有蝴蝶网室、枯叶蝶网室、甲虫、竹节虫网室、水生生态池等,并设有详尽的解说牌,是日月潭最佳自然生态教室。
日月潭的特产~曲腰鱼 (又称总统鱼)
曲腰鱼曲腰鱼因腹部略带弯曲而得名,是日月潭里盛产的鱼种。当年蒋介石来日月潭巡视时,当地人献上这种鱼,蒋公大悦,从而尊称「总统鱼」。曲腰鱼虽非日月潭的特有种鱼,但日月潭的曲腰鱼,鱼身可长达三十公分以上,且风味鲜美,肉质细腻,可蒸、可炸,佐以破布子果实蒸煮而成的烹饪法,最受饕客们喜爱。
日月潭高空照
日月潭一日遊行程
最后还有一日游之线路:早上抵達日月潭→伊達邵→玄奘寺→慈恩塔→青年活動中心參觀蝴蝶生態教育園区→午餐→水蛙頭步道→孔雀園→文武廟→享用邵族風味晚餐。
20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