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2009-08-12 20:12:06)
标签:

盛夏

横江

齐云山

象鼻岩

旅游

分类: 国内南方游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黄山实在有太多的美景等着我们去周游去欣赏,许多地方本人也没去过如太平湖风景区、牯牛降风景区、西递、宏村、唐模古村、齐云山、歙县古城、徽州牌坊等等,只能收手了。

    此一篇盛夏走进齐云山是我的好友秋痕的作品,经他同意,转载如下,请欣赏。

 

盛夏走进齐云山  

    休宁可看的地方很多,古城岩、状元博物馆都很有吸引力,但我最想去的还是齐云山。

    汤显祖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多为人引用赞叹徽州风物人文之美;但前两句“欲识金银气,应从黄白游”却很少有人作推究。黄指黄山,白指白岳齐云山,齐云山与黄山是徽州的两座名山,“黄白”也代指徽州。齐云山素与黄山并称,在若干历史时期还几度出于其右,它在我们婺源民间的名气更大,常听有人提起“到齐云山拜老爷”很灵,不少信徒春冬两季都要斋戒沐浴前往朝拜,许过愿的必定要来还愿。在我的默想中,齐云山这座道教名山,应该是这样的:古道老观掩于苍崖翠树之间,到处都飘拂着祝福凡间尘世的祥云。

    我选择了一个盛夏的晴日走进它的胸怀。从休宁城西出发15公里,就到了齐云山脚下。仰头望去,群峰秀出云端,翠色从天而降,一条上山的索道直通高高的山门。

    我们乘上缆车,脚下是澄碧的横江,呈S型沿着山麓默默东流;朝阳普照大地,齐云山下的村落田野秀丽安详,空气中仿佛还飘拂着淡淡的晨雾。缆车越过横江后,漫山的植物纷纷从左右“下坠”,我们如踩着枝叶轻身而上腾空飞翔,一种凌虚御风的快感传导在我的胸中、我的四肢、我的思想。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缆车到达站台,一脚踏进齐云山的怀抱,一阵凉爽的山风穿透盛夏的炎暑扑面而来,接着,满山浓郁的翠色把我们的身心在瞬间全部消融。

    山门就叫“望仙居”,上有一联:“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乾隆皇帝所题。不知这位风流自赏的皇帝是否登过附近的黄山,如果登了,他又该题何等气魄的对子呢?那时的黄山,只有少数旅行家和探险者才能到达,贵为天子是不会去冒这个险的。民间传说,齐云山却与另一位皇帝有关,明万历年间,婺源人“汪天官”汪宏曾来齐云山代天子求嗣,着实隆重举办了一场圣事。穿过“望仙居”,目光越过一道深谷,遥望对面山峦,苍翠欲滴的齐云诸峰白雾飘绕,若干白墙黑瓦的房屋落在山腰上、山崖间,临空而立,饮云吐雾,就象是无数的神仙居所飘浮在此间。我朦朦胧胧地读出了“齐云”和 “望仙”的意思。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有人介绍,齐云山上住的是婺源人,说的全是婺源话,原来设有一个村委会,山上建有小学;后来,小学撤到山下,山上的学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到山下去读,年龄太小的每天都由父母接送。沿着台阶在山间绕行,渐行渐觉苍翠、幽深,盛夏的太阳照在身上,丝毫感觉不到它的热度,从深涧里、密叶间渗出来的都是清凉的风,微汗顿消,双眼在绿色的波涛里尽情游泳,四肢也似乎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格外轻快,身心如在云端自由沉浮。

    来到那座古老的石桥。桥下,壁立千仞;桥上,绿荫如海。大家都选择在这里照相,照那棵古树,照桥外的空阔天地。过桥便是古道,先后是永乐大道和正德大道,地面铺的是黄麻石,那护栏也是。这些明代建筑经数百年风雨仍坚固如新,让我们见识了古代工匠技艺之精、态度之诚。走过一小段古道后,进入了齐云山的道教宫殿和雕像区域,这区域里还有大量的摩崖石刻。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象鼻岩下便是一处石坪。这石坪如在井底,一方朝外,若干古树昂首天外,另三围则是数丈高崖,丹霞地貌,各种题刻挤满了岩壁,其中最醒目的是岩壁正中的“天开神秀”四个颜体正楷榜书,每字都有两人多高。崖下供有神龛,石坪四周皆有围栏,大家坐着休息,有的抽烟,有的拍照,我则仰头欣赏半空悬着的摩崖石刻,欣赏从高空坠落的滴滴苍翠流泉。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齐云山村前有一座道观,正当盛夏,观内香火清淡,不见进香信徒,我们队伍中两三个上了年龄的买一柱香拜了起来。我看那神像前贴了许多红色的字条,好奇上前看看,里面有许多居然是我的亲友村邻所贴,祈求子女平安幸福。这些祈福者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不幸者,有的甚至连遭不测。我的那位亲戚育有两子一女,先是次子10岁时得狂犬病夭折,接着长子又遭遇一次工伤,倾家荡产仍未救活,这张贴是为小女儿祈求平安。人间不测甚多,我想起了作家史铁生在《原罪·宿命》中痛恨神仙的话:“他要是能治病,他干嘛让我这么过了几十年他才来?他要是治不了他干嘛不让我死?”神仙菩萨若都是等人间遭了灾难后才肯施福,那不太过残忍了吗?名山大川,古刹幽观,我从未拈香膜拜。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走进齐云山村,远观时的缥缈绰约消失了,一种很随意的村居状况映入眼中,房屋参差不齐,有的洋气齐整,也有一些简易木棚夹在白墙黑瓦之间,说不清是茅棚还是柴房。偶有几家门前摆着几钵盆景,那洗过的衣服就晾在屋外,太阳底下还晾晒着肥亮亮的火腿,正滴着油脂,据说齐云山火腿味道很美。

    当地人说,齐云山村两年前就不允许养猪,景区发给每位村民猪肉补贴;为了保护生态,村民一年只能在一个月内允许上山砍柴,其余时间全部封禁。这里的村民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陪同者告诉我们:一靠饮食住宿,就在自家屋里摆上几桌粗茶淡饭也能挣钱,现在是淡季,看不到那种香客如云的情景。二靠卖香火,多为妇女,我们确实看到很多弱不禁风的老太太,追着游客喊卖的速度很专业。

    心中有些小小遗憾。齐云山出名甚早,粗粗看去,除了上山索道投资较大外,山上仍只有当地村民土法上马搞旅游,还没有实力雄厚的老板来投资景区内的建设,是不是因为附近有黄山这样世界性的著名景区造成了“灯下黑”现象呢?旅途中感觉,齐云山景区还未进行全面规划包括保护性的规划,村容村貌完全是一种原生态的凌乱,有不少居室实在不宜继续留在景区之内。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恐龙足迹,参观了另几处道观。

 

印象黄山(12)盛夏走进齐云山

    时近中午,主人在山上选了一处临涧的木板阁楼招待了我们。屋子很大,几进几间颇为幽深,每进都摆了酒桌,阳光透过天井照亮老屋,天井下一口鱼池,泉水清冽,若干红黑小鱼优游自在。我们坐的位置最好,一个中等厅摆了两张桌子,木格窗外就是悬崖,视野很空阔,郁郁葱葱的群山就在我们的身下,数里之外,村庄稻田历历在目。虽当酷暑,天地之间凉风款款,让人暑气全无,心底间坦坦荡荡。酒是安徽的口子酒,菜是山上的土菜,主人献上了一份老徽州的热情,大家都很开怀,尽情地享受一种高山云台邀杯对盏的逸兴。

                                                             (2007年7月31日)

 

     小多彩简短说明:1、齐云山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2、齐云山独耸峰上有方腊寨。是当年方腊起义军抗击宋王朝官兵围剿的据点。3、齐云山照片均借用网友,在此道谢。4、向秋痕好友致意,感谢他的精彩博文。

 

                                         ——黄山篇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