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西藏十八天 (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2009-07-31 05:30:10)
标签:

金沙馆

武侯祠

三巷子

杜甫草堂

大熊猫

     我的西藏十八天 (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今天是六月二十九日,已经是西藏行的第十七天了。由于我们三十号的飞机票已定,无后顾之忧,今天就等北线的第四方面军成都会师了。我们就利用这张熊猫金卡,利用一个白天,好好逛逛成都市吧。

 

第一站:金沙遗址博物馆。(门票80元)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市区西北部,离我们的“塞纳河”仅两站路,一块钱的公交车即到。它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是一个以保护、研究、展示金沙遗址及出土文物而设立的主题公园式博物馆。公园内有大面积的绿地,林木繁茂,环境优美。还有“玉石之路”和“乌木林”等休闲文化景观,另外配备有功能齐全的各种服务设施,畅游其间,令人心旷神怡。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立人】、【太阳神鸟】、【金面具】是遗址馆的最珍贵藏品。 

 

铜立人                                  太阳神鸟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金面具                                 金博路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出了边门是金博路,门庭稀落无人问津。走到路口好一会也叫不到车,只好叫了一辆小三轮,把我们拉到杜甫草堂,这才体会成都行路难的滋味。

 

第二站:杜甫草堂。(门票60元)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在此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堂门前清流的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对此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现在的草堂,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杜甫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他最大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公元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第三站:武侯祠。(门票60元)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现分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锦里民俗区)三部分,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成都武侯祠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出得三义庙,便是锦里小吃街。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锦里有点上海城隍庙的味道,但是完全是四川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第四站: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58元)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在四川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80多只大熊猫悠然自得,安居乐业,快乐成长。成都熊猫基地占地106公顷,随着三期工程的扩建,基地面积扩大到200公顷。小熊猫,金丝猴及其它濒危野生动物也在这里繁衍生息,整整一个熊猫大公园。
    成都熊猫基地建立于1987年。截止2008年,成都熊猫基地以建立初期从野外抢救的6只大熊猫为基础,已成功地使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增加到83只。通过与其它单位交换保存的遗传材料,保持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去年的大地震,卧龙熊猫基地的大熊猫也转移到这里,现在是“人丁兴旺”。为了保证这些国宝们的正常繁衍生息,每天仅有七、八只小小大熊猫(只有一岁左右的)值班与游客见面。

 

看这位懒懒的不肯起来,还要饲养员喂它吃。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这位表现好,小心翼翼地爬下来,自己找水喝。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养尊处优、悠游自得、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茂密的竹林,近距离接触,真实感受大熊猫的生活起居。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走累了,可去魅力剧场坐坐,看看介绍大熊猫的影片。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四个景点转下来,单门票就省下258元。值!

 

第五站:宽、窄巷子。

    成都宽、窄巷子还有井巷子是三条平行的小马路。在成都喧嚣繁华的闹市区中,离天府广场和人民公园不远,有点像上海的新天地。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宽巷子,窄巷子的由来:“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
    宽巷子宽,窄巷子窄,因为前者是达官贵人居住的“高尚社区”,人少清净,自然就宽了;而窄巷子,是平民聚居区域,街面上拥塞着饭馆、茶馆、理发铺、干杂店等各种小店,人来人往,嘈杂喧嚣,自然也就窄了。宽、窄巷子是位于成都少城中心地带的两条平行的小街,相距也就几十米的距离。少城之谓早在公元前 311年秦惠文王时期就有了,时有所谓太城(亦称大城)和少城(亦称小城)之分。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清廷在少城大肆修筑以驻兵,事毕,少城又称满城。那时,宽巷子住的是满族文武官员,窄巷子则住满族士兵,等级森严,汉人禁止入内。民国以后,宽、窄巷子的人员结构也就延续下来,可以说,宽、窄巷子的人有点互为依存的意思,窄为宽服务,宽为窄开薪,宽是主子,窄是仆人,倒也在小小方圆内自成一体。虽宅院主人的等级不同,屋顶高矮,门庭宽窄也有区别。但家家的四合院内池水涟涟,井水清甜,四处洋溢着鸟语花香。

    我们时间有限,只逛了一条宽巷子,搞了一些小吃,也算慕名一游。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我的西藏十八天 <wbr>(20)一卡在手走遍成都

 

    回到“塞纳河”已是暮色苍茫,华灯初放。又出问题了。

    四方面军那里,先发短信没回应,再打手机也一个没人接,全是“已关机”。整整搞了一个钟头,到晚上7:15分才听到短信的回叫声,终于有信号了。原来北线在映秀不到处遇到塌方,道路中断、电信中断,给堵了6个小时,是解放军工程兵的抢修,才把他们救了出来。谢天谢地,我们悬着的一颗心也有了着落。一直到晚上9:30分,当几位兄弟拖着疲惫的身躯出现在大堂,我们都蹦起来迎接,终于会师了!

    小朱戏称:南线是休闲游,北线是探险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