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藏十八天 (9)江孜宗山古堡
江孜县地处西藏日喀则地区东部,宗山古堡就位于江孜城中央,峰高地险。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1904年4月藏族人民为保卫西藏领土完整,与英国入侵者在宗山浴血奋战八十天,电影《红河谷》的故事就是以此为背景拍摄的。1962年江孜宗山古堡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博友说得好:到这里,只有仰视,只有崇敬。
相信你看过宁静主演的电影《红河谷》。那个故事的发生地就是在江孜宗山古堡。《红河谷》讲述的故事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十九世纪下半叶
,英国先后将尼泊尔、锡金、克什米尔、不丹纳入其殖民势力范围,矛头直指西藏。1904年,英国侵略军从印度经亚东进犯西藏,推进到江孜,在江孜的一座民房屋顶上,英国远征军的指挥官弗朗西斯·荣赫鹏指着远处的宗城堡,傲慢地对他率领的英国士兵们说:“攻下这座不堪一击的城堡。”向藏族军民坚守的宗山发动猛烈进攻,但宗山古堡并非他想象般的不堪一击。江孜人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不惜用热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生存之地。一场力量悬殊的极为惨烈悲壮的战争开始了。从宗山古堡的历史博物馆中的史料和实物可以看到,英军使用的是和现在差不多的重机枪子弹,而西藏军民却在使用弓箭长矛石弹铜炮,最好的武器不过就是火铳。但是,经过残酷地殊死搏斗后,西藏军民仍是牢牢地守卫着这个小山头达两个月之久。一切最终归结于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当时,在城堡快到山顶的时候,有一处百米绝壁与山下的白居寺相连。在那场战争的最后,英军派来了大炮狂轰宗山,而此时宗山上的弹药库却意外发生爆炸,导致宗山一角坍塌。江孜军在最后关头用石头拼死抵抗了3天3夜,最后,他们就从这个绝壁坠崖殉国。滚滚浓烟中,在壁如斧削的悬崖边,一个又一个满身鲜血的藏族男儿舍身跳下。晚霞映红的山顶上,再没有一个活着的生命……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瞬间!这个瞬间,碧血如花,生命显得无比的壮丽。
电影《红河谷》剧照 邵兵点燃火药一刻
绿树掩映下的宗山古堡

历史并不只是故事,更不是煽情的电影。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些自古以来在固定的地域繁衍生息的民族,并没有能力依靠信仰和善良去界定脚下的土地。江孜宗山古堡失守后,英军直接进军拉萨,并迫使西藏政府签订了沦为英国殖民地的《拉萨条约》。
但在西藏的近代史上,这场江孜保卫战无疑是真正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这个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古堡,从此得名英雄城。一种真正的敬仰,从我心底油然而生。
江孜地处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年楚河上游。面积3771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江孜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县府驻地江孜,隶属日喀则管辖ASXWV
FASDX。由于地处萨迦、日喀则、亚东关口是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土地富庶,所以很早以来即成为佛教徒、商贾、游人汇集之处。该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玛拉雅山之间,地势南低北高。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
高高耸立的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 陪伴在古堡身旁,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软弱就要受欺负,落后就要被侵占。推翻千年的农奴制,西藏人民站起来了,有强大的祖国,有全国人民的支援,一个崭新、繁荣的新西藏正在兴起。

祝江孜宗山古堡的明天更灿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