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布的博文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在下深感荣幸。其实我是做投资的不善言辞,我身边的同事都很了解我,,我也是一个感性的人,我并不像其他做投资的人那样每天对着枯燥的报表数字。我觉得做好投资,一定要先把自己的身体保持好。于是我们来到了西点军校,进行一系列军事化的训练!
http://s6/middle/5dbcee57ga1d23bd4b4c5&690
二战以来,西点不光造就军事精英,还为美国金融界造就了1000多名董事长、5000多名高级管理者。西点军校能产生如此众多的商业人才,要归功于领导力、执行力和人格魅力这三大秘诀。在西点人看来,领导力的关键并不是让其他人简单地服从命令,而在于引导、激励部下,让他们跟你的思维、理念同步,跟随你为事业一起奋斗。
军规:1、无条件执行 2、工作无借口 3、细节决定成败 4、以上司为榜样 5、荣誉原则 6、受人欢迎 7、善于合作 8、团队精神
9、只有第一 10、敢于冒险 11、火一般的精神 12、不断提升自己 13、勇敢者的游戏 14、全力以赴 15、尽职尽责
16、没有不可能 17、永不放弃 18、敬业为魂 19、为自己奋斗 20、理念至上 21、自动自发 22、立即行动。
两条比较有意思的校训:1、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正确的战略战术比优势兵力更重要。2、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要敢于“硬干”,不要怀疑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常常是庸人和懒人的托辞。任何个人,在危机来临时,都要想到打破常规。要利用好经验,而不是受他们的束缚。要敢于异想天开。尽量多动脑,少出力。
入住西点军校的The Thyer 酒店,Thyer是西点军校第一任校长。
http://s16/middle/5dbcee57ga1d256fd4c7f&690
训练以后,我与我们的教官——伊拉克战争的第三装甲师指挥官一起合影留念,他也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拍的不太好,但还是能看到他的微笑)
http://s10/middle/5dbcee57ga1d25b94b789&690
下面这张图是一个漂亮的女战士,西点军校合影。。。
http://s15/middle/5dbcee57ga1d27c548e1e&690
西点军校之行其实还有很多有意的东西,以后有时间单独写一篇博文与大家分享,在这里就先不说了,我真的很喜欢这里,他们的校训、理念、传统都有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
虽然这次行程安排的比较紧,但还是走了很多地方,纽约、奥马哈、旧金山、洛杉矶等(在我微博http://t.sina.com.cn/ljf600519里有很多照片和当时有感而发的东西),给我总的感受是美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也是一个开放的民族,每个人都很友善,非常好客,还有就是热爱工作!比如令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美国没有退休一说,很多美国的空姐年龄都比较大,有的甚至都比我年长,她们来为我服务的时候,我们都感觉不好意思,但他们还坚持工作在一线,哈哈!还有我们在美国乘坐的大巴的司机也是一位old
lady,大巴上拉着我们一行人等,下面第二张图是我提到的大巴司机,我们上车之后都感到很震惊。
http://s8/middle/5dbcee57ga1d27f426b37&690
http://s15/middle/5dbcee57ga1d27eb2f38e&690
还有就是这次来美国让我感受颇多,主要是源自美国的文化,在商言商不谈政事,就美国文化而言,只有亲身体会后才会深有感受,纵览当地风土人情,你会感受到美国人用中文讲叫不拘小节。在内布拉斯加州,州长和他的儿子亲自接见了我们一行人等,这个戴夫·赫里曼州长年龄不大,在州内,他拥有很大的权力,这次也要竞选总统,但一点官架子也没有,为人很和蔼也很热情,我手机里面与他的合影。
http://s1/middle/5dbcee57ga1d28558c330&690
虽说美国建立的时间不长,但城市规划的特别好,包括建筑、街道、城市系统等等,下面是我在华尔街上拍的Trinity教堂——天主教在曼哈顿的第一个教堂,这个街道的建筑年龄都比我要大一倍还要多。不知道一百年后,我们深圳的建筑会是什么样子。
http://s10/middle/5dbcee57ga1d286b1e2e9&690
一个女人在溜狗,等待收狗的粪便,“保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街道如此干净看来是每一个市民的劳动成果吧。
http://s14/middle/5dbcee57ga1d287f490ed&690
另外,美国文化当中有一点很特别,不管是富人还是中产阶级,都喜欢do it
yourself,也就是自己动手,虽然说很多富人家都有保姆、司机、甚至厨子,但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他们都喜欢自己动手。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大教授家,他还给我们自己下厨做了一道菜。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混合的民族,这个民族自信、富有生气,似乎他们永远有使不完的力气,这一点和欧洲有很大不同,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造就了那么多的富豪了吧,比如“巴菲特”。我前一篇博文中我也提到了,这次行程当中,我有幸再一次见到了股神巴菲特先生,事实上股神巴菲特是一个非常和善的“小老头”。他的性格当中体现了很典型的美国文化。
下面的这张照片是我们同行的另外一个朋友,巨万阳光的董事长吴振宁先生。我们每人都送了巴菲特先生一个礼物,我送的是酒,他送的是油,其他人还有送画送玩偶的。面对别人赠予礼物他总是表现出“领情”、高兴和充分的感谢。
http://s10/middle/5dbcee57ga1d2899603e9&690
还是要提一下,81岁的巴菲特确实非常幽默,我送他酒,他很豪爽的举起酒瓶,做开怀畅饮状。然后放下酒瓶又装作喝醉的样子,并且是几次,那股与他身份很不配的孩子劲儿让全场大笑。81岁的巴菲特确实非常幽默。
http://s11/middle/5dbcee57ge523970fe2ba&690
http://s1/middle/5dbcee57ga1d28e39b500&690
巴菲特先生还很幽默的说:我身上的衣服除了领带,都是中国生产的。在谈到中美社会变迁的时候,巴菲特先生说:“在1790年左右,大约有四百万人在现在美国的所在地,那时在中国有2.9亿人,在欧洲大约有1亿人。我们也不比他们聪明,也不一定更加勤奋,气候条件也差不多,资源也差不多,但是几百年后,我们的GDP是全世界之首。从1790年到现在,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你看现在的中国,看过去35年来也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巨变。中美之间具有文化上的差异,但千万不要把文化的差异完全融入到自身的方案当中去。”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见闻感受,欢迎大家点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