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晋书画院v蔡宁诗画
东晋书画院v蔡宁诗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29
  • 关注人气:8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渔翁迟明

(2010-11-04 01:45:3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丹青之道(画评)

     http://www.xfyin.com/mjsh/pic/cm002.jpg        江南渔翁迟明

 

●  蔡  

 

 

渔翁乃年老的渔夫。套用斯意,以丹青饲鱼而负盛名,然自谓“江南渔翁”可谓谦逊矣。这位渔翁我早闻其名,那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开通,邀请书画名家作画,他大名在列。直至羊年,终有缘相识了这位让人尊敬的渔翁。

此翁乃“金陵画鱼人”朱贵成之泰山,朱之鱼即源自于其岳父。那日,朱兄电话告诉我,泰山大人从安徽姑溪来宁,意与我侃侃,我甚为高兴。乃翁迟明,早年即有鲤鱼图与国画大师潘天寿、石鲁等画家的作品一同赴香港联展,为《人民日报》、《中外论坛》等报刊誉之为“中国画鲤第一高手”,为南京艺术院校博导、著名书画家陈大羽引为知己。一次,大羽泼墨写意两鱼赠迟明,落款“迟明兄擅画鱼,海内知名,希无笑我班门弄斧”,然其笑笑,自谦乃“江南渔翁”一个,一时在金陵画界传为美谈。

 

是日,朱兄与南京军旅诗人李中华,相陪“江南渔翁”果然而来。他年届八旬,头发花白,瘦削而身高,戴一副眼镜,风范儒雅;时近寒冬,他身披藏青呢大衣,来到舍下,品茗说艺,酌酒论画,精神矍铄。迟老少年时即在安徽和县一所私立小学为师,时为当地名儒林散之(当代草圣)慧眼识之,收为弟子,数年寒窗,苦临师作,得师山水之精髓,师曾挥笔称誉其“江山青山有萝思,归来已是十年迟”。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事,那个时候林老就料定这个弟子能成大器。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迟老于艺孜孜追求。其故乡姑溪河、青山河与石臼湖纵横交错,直通长江,渔业兴旺。其时,有街坊邻里求其画鱼,以祈“年年有余”之吉祥,他有求必应,信手涂写几条,这一画便入渔行已五十余载耳。

鱼入画图,代有高人。鱼画属花鸟科,北宋时工笔花鸟画走向历史的高峰。斯时的《宣和画谱》卷九称刘采 “善画鱼,深得戏广浮深,相志于江湖之意”。今观其《落花游鱼图》、《群鱼戏藻图》,所作之鱼仿佛真的沉浸于水中游戏,可谓曲尽无拘无束、尽情尽性之态。现代大画家白石老人画鱼,则与古人有异,大笔泼写鲶鱼,于半透明的水墨色调中显现栩栩如生的形态。

 

http://www.art-media.cn/shichang/tianyi/HDOC/SHOW/upload/news_2006928205952.jpg工笔鱼也好,写意鱼也罢,人们俱以画出“鱼之为我”的境界为佳,即寄予情怀于鱼。迟老之鱼当然内蕴斯意,由大羽生前题词、新出版的《迟明画集》中的诸多鱼图俱寄予了“鱼知余乐”的意蕴。

 

读迟老之鱼,听他娓娓道来,可知他数十年如一曰深究前贤、高人的画鱼技法,更常常逗留于湖畔、河岸,写生渔民打捞上来的鱼;也常常流连于鱼池边,观赏鱼在水中畅游之神态;还常将家人买回的鱼摆上案几,添上几棵大葱、蘑菇,饱醮水墨放笔画之。他师法自然,经年探究,在兼工带写之鱼上愈发有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其笔下之鱼鲜活地游入人们的眼帘,有青鱼、鲵鱼、鲢鱼、鲫鱼、桂鱼、鲤鱼等数十种之多。当代草圣林散之生前观赏其鱼,十分赞赏其作说:弟子之鱼肥又美,我也要尝尝这美味!

 

而今,观赏迟老笔墨饲养的鱼,笔墨愈发精妙,形神更为可爱。其鱼不搞现代水墨的夸张变形和哗众取宠的噱头,立根传统,以形显神,工而不板,严谨有度。他写鱼将形物的神韵寄托于具体的形态、动感与质感中,让人触其鱼似有能够脱遁之感。其淡毫轻墨出笔画鱼,犹如宋人李公麟出笔写马,线条清疏而简括。他重在鱼头、鱼腹、鱼尾上下功夫,鱼头乃重中之重,其冶繁化简,勾勒其形仅用数根灵性的线条即可画出结构准确的形态,大有多一笔即有“画蛇添足”之嫌,少一笔则有碍观瞻之力度;鱼腹,其常以一根富有质量的线条,即可解决鱼肚或鱼脊背柔软与弹性的质地;每片鱼鳞俱以浓淡、简洁的短线一一写出,排列组合不仅有生命的节奏,而且富有光泽的韵律;鱼尾及鱼翅,白描轻淡如纱,一片动势。而后,以浓淡之墨从头至脊向鱼腹渐淡晕染,使鱼富有鳞肉包骨之感,大有脱纸而出之势。其锦鲤只把朱砂作墨使,亦是这般从容写来,鲜红而不粗俗,热烈而又高雅。鱼与水密不可分,其作鱼而无意于画水,然全图水意浩然,可谓绝伦。其以形物托水而出,或用淡青逸写水草于水中之态,或画荇藻作随波逐流之势,或画幅上斜出一两枝翠柳、芙蓉、凌宵,全图虽不着意描绘水形水色,然水意全然因游鱼而盈然,这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耳。

http://img2.artxun.com/bbs_artron_net_BBS/31/8315/thumbnail_400_400.jpg

 

 

难能可贵的是,迟老将鱼当人写,笔下之鱼富有人的情感,或群集游乐,或老少咸集,或喁喁私语,或三口之家,形神各异,活灵活现,甚有“不知我之为鱼,鱼之为我”的物我相融的意境。特别是其在“九九澳门回归”之际创作的巨幅《九九吉祥》图,以回环往复的构图形式,描绘了九九条红鲤鱼和黑鲤鱼,似围绕一个中心畅游,群鱼或上或下,或隐或现,扬鳍鼓翅,催人奋发。全图画面似满,然各方组合有序,疏密虚实相宜,故也就甚为抒情达意,让人观之愈发弥觉空灵。

 

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福泽绵绵的祝福含义,故迟老的鱼图甚为海内外有识之士喜爱。前些年,我曾在南京的一次书画笔会上听说过“江南渔翁”的一则轶事,而今说与迟老,得以印证。轶事说得是,一位马来西亚的老华侨十分爱鱼,闻知“江南渔翁”大名,几经周折,获得迟老《鲤跃龙门》图,欣喜带回家中,精裱上墙,谁知竟为家中宠猫误以为真,趁人不在时竟蹿案跳墙,将鱼画扯了下来,撕成碎片。老华侨遗憾至极,写信给迟老道明原委,信中他伤心而感慨:先生的鱼,画得如同真的一样,可惜我没这个福尝啊!迟老阅后,深为感动,重作一幅《鲤跃龙门》图寄给了这位老华侨。这种人品与艺术相统一的艺术家,在当下泥沙俱下、铜臭泛涌的画坛,可谓显得尤是弥足可贵矣。

 

 http://gyzhl.com/piaoy/up/www.webjs.cn_200897195345_small-picture.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