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的神秘(34)--神舟家园四子王旗

(2011-04-26 12:29:20)
标签:

2011

军事

情感

时尚

体育

休闲

娱乐

杂谈

祝福

分类: 过去的事

神舟家园—四子王旗

    在参与着陆场的勘察及方案设计中,到过这里了解社情民情,勘查过这里的地形地貌,从空中观察过也实地考察过。所以对这里还是了解一点点。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四子王旗是一片很美丽而又造化出很多的优秀人才,由于北方的雨水极少原因给大多数的农民带来对牧畜业很大的影响。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总面积25513平方公里,总人口20.9万。境内居住着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四子王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胞弟哈卜图.哈萨尔的第十五代系孙诺延泰,其有四子分牧而居,故称四子部落。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代孙脑音泰生有四子:长子僧格、尊号莫尔根忽少奇;次子索纳木、尊号达尔汗台吉;三子鄂木布、尊号布库台吉;四子伊尔扎木、尊号莫尔根台吉,游牧于呼伦贝尔。四子王旗称谓由此而来。1950年4月1日,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乌兰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领导;1954年3月6日,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四子王旗归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领导。1958年4月,乌兰察布盟人民委员会改为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四子王旗属乌盟行政公署领导。 格根塔拉草原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仅128公里,呼和浩特—锡林浩特S101省道专线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格根塔拉”是蒙古语,意为辽阔明亮的草原。近年来已形成独具草原风情的旅游景区。

    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飞船主着陆场,仅距格根塔拉50公里。格根塔拉也是通往口岸城市二连浩特的必经之地。广袤浩瀚的杜尔伯特(蒙语意为四子王)大草原,每当夏秋之际,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蓝天碧水、白云彩虹,炊烟缕缕、牧笛声声,人欢马叫、牛羊追逐,一幅令人陶醉的草原美景。

神舟着陆区

  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为迎接飞船随时可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索车。

    四子王旗北部的红格尔苏木大草场,早在40年前已经被划为飞船主着陆场,这里人烟稀少、地势平坦,从“神一”到“神七”,每个飞船的成功与荣誉都与降落地四子王旗有关,因此这里也有着“神舟家园”的美誉。我国发射的神舟飞船返回舱均在这里准确落地,这里不仅是中国人的热点,也是全世界的焦点。

王爷府:

  王爷府位于乌兰花镇北约24公里处的查干补力格苏木所在地。它始建于i905年,曾是封建王爷执政和居住的地方。府内设前后2个厅,前厅供王爷执政办公,后厅供王爷和福晋居住。另附设2个独贡,是喇嘛念经的场所。整座王府为磨砖对缝,简瓦盖顶,砖木结构的殿庑建筑,具有清末红柱回廊,雕梁画栋的建筑特点,占地面积共计2800平方米。

  解放前,旗地域是封建王公贵族们的世袭领地,先后经历了15代王爷的统治。旗衙门最初设在朝克德力格尔,当时没有房屋建筑,王爷居住的也是蒙古包

  1905年,第13代王爷勒旺诺尔布在查干补力格大兴土木、筑厅建府,形成了现在的王府。该府建成后,先后经历了3代王爷在此主理旗务,共计44年。1908年在王爷府右侧又建了府庙。从此喇嘛、活佛纷纷云集,显贵要人不断前来,王府也就作为一个地名而远近闻名了。1949年至1952年,这里曾是旗政府所在地。府庙的两个独贡均为藏式建筑,因年久失修,自然破坏严重,1989年内蒙民委及旗政府投资20万元,维修了王府前厅及一个独贡。

  锡拉木伦庙

  锡拉木伦庙(大庙)位于乌兰花镇西北62公里处的红格尔苏木驻地,是全旗最大的喇嘛教召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距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在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有较大影响。锡拉木伦庙是本旗贵族出身的丹巴拉布吉修建的。整座召庙占地约1平方公里,其建筑均为藏式石木结构,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环山临水,景色宜人,全庙共建有五座独贡(喇嘛颂经处)、四大拉布仁(藏语;活佛寝宫)和四个庙仓(存放和掌管财物之处)以及360余处喇嘛住宅。五座独贡即赛胡勒森独贡(神殿)、朝格庆独贡<大型颂经活动处)、珠得布独贡、却热音独贡(佛教理论颂经处)、乃登独贡。其中朝格庆独贡鼍大,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四个拉布仁即葛根拉布仁、巴润拉布仁、汉斯日拉布仁、准拉布仁;四个庙仓即依和吉寺仓,却热音仓、珠得布仓、甘珠日仓。每个独贡都有地毯、柱毯,挂面和壁画,还有相当数量由上等木材雕刻而成的供桌和无数供灯。

  锡拉木伦庙是乌兰察布市辖区内最大的喇嘛寺庙。住庙喇嘛在兴盛时期曾达1500名左右。解放前,美,日等国宗教界人士也多次在此进行佛事活动,是一座中外享有盛名的草原古刹。每年夏、秋两季来大庙进香,礼佛和观光游人络绎不绝。登临北山,可见抗日战争时遗留下的战场、碉堡、弹痕,再向西北行4公里可一览金长城风采。向西南行1公里,锡拉木伦河西侧的半坡上有金元时期兴盛的“砂井总管府”遗址。向南行约5公里处可领略敖德其沟的自然风光。

  元代敖包群:

  元代敖包群,位于乌兰花镇西北40公里,红格尔苏木达忽拉嘎查东南约5公里处汗乌拉的黑色火山岩山丘上(汗乌拉蒙语为最高的山)。该山相对高差300米,总体走向为西南、东北向。东侧山脚下是由南向北流过的塔布河。登山而望,在山顶的西南端屹立着一座高约10米的巨大敖包,大敖包周围还陪衬着100余座小敖包,形成了颇为壮观的敖包群。大敖包四周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又分大、中、小三层重叠作圆锥状,高约1米,形似烽火台,遥望又如尖塔。敖包底部东北方有一开口巷道,宽70厘米,由巷道登第二层再绕半圆有一白色砂石岩凿成的石池,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香坛,香坛下摆放着写有经文的旗子。敖包最初的本意是古代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的路标或界标。后来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幸福、保佑人畜两旺,逐渐建立起部落大敖包或联盟大敖包,也有富贵人家自设的“家族敖包”,但形态大体一样。敖包的数目各地不等,有单独敖包,也有敖包群。

  查干哈萨图岩画:

  查干哈萨图岩画位于卫境苏木西北约50公里处的查干哈萨图,距中蒙边境15公里。以岩画所在地为中心,东面是较平坦的丘陵草原,约15公里处有通往边境额尔登的公路;南面约10公里有一座无名的敖包,西面为一条狭长的丘陵,北面约3公里是旗锰矿所在地。岩画遗址坐落在一个台地西侧的斜坡上,斜坡东南高,西北低,坡面倾斜度为40度左右。岩石的色泽为灰白色,石质略粗,石面较为平滑。这些岩石的分布情况基本呈弧形片状,岩画主要勾勒在一些东南高、西北低的岩石上.表现的题材,大多为奇蹄类动物蹄印,最多的一块岩石上有10多幅岩画。查干哈萨图岩画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艺术典型,也是蒙古民族原始的世界观和精神生活的实物资料。

  犀牛化石群

  旗境内哺乳动物化石极为丰富。美国、法国、瑞典,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古生物学者及专家先后来考察过。四子王旗因此成为著称于世的“化石之乡”。

  1991年9月,在乌兰花镇南3公里处的砖厂发现了距今800--500万年前的犀牛化石群,经专家鉴定,这批犀牛化石均为大唇犀,是国内罕见的大唇犀化石带

  化石埋藏在距地表5米的红色泥岩层内,初步探明化石集中分布在宽5米、长约30米左右的古河相地层中,呈东南一西北向的带状分布,揭露面积约150平方米,出露犀牛化石个体20多具,包括20个犀牛头骨及脊柱、四肢等。埋藏在原生地层的这些犀牛化石骨架,不论是相互间纵横交错,还是层层叠压,均保存着犀牛死亡的原始状态。这些珍贵化石,为研究大唇犀的形态构造、地理分布、古地理和古气候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唇犀屑哺乳动物,是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晚期的一种生物物种,喜欢生活在炎热的河湖地带,它身体笨重,头上无角,下颌长有两个大糠牙,是犀类中的奇特成员,也是我国及世界珍贵古动物之一。到这里观光旅游,可以亲眼目睹古动物的雄姿。

  道兰斯日背(七层山):

  道兰斯日背,蒙语即七层山的意思,位于乌兰哈达苏术境内,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本山由东西横亘的七道山粱组成.从南往北依次为拜兴期日背、阿拉台音斯日背,温根斯日背、混其日斯日背、敖包斯日背、乌林斯日背、达呼拉音斯日背.主峰敖包斯日背,海拔1761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

  鸟瞰道兰斯日背,好似七道互不相连的天然屏障;近观又象七条巨龙相互争高斗顽。其特殊的地理雄姿,不仅成为人们辨别方位的天然标记,而且是野生盘羊的乐园。道兰斯日背四周沟壑纵横,泉水叮咚,牧草肥美,牛羊膘壮,很早就是乌兰察布草原上令人向往的天然牧场。地下蕴有丰富的萤石、石英等矿藏,苏木东南的海底石林,干奇百怪,也是观光的好去处。

  毕齐格图岩画

  毕齐格图,蒙语即有字的地方,坐落在乌兰哈达苏木东南部丘陵地带一条小峡谷中。峡谷自西向东延伸,峡谷一带清泉常流,怪石瞬峋,石壁多系黑色花岗岩,坚硬光滑。岩画在小峡谷的尽头,由于南壁坡度低缓,且受西北风的剥蚀,石质松散,而北壁陡峭,岩画多凿刻在北壁岩石上。岩画有牛、马、猪、狗、人像等,线条粗犷、形象,反映了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岩画中也有不同时期凿刻的薰文、藏文、印度文佛号“阿弥陀佛”等。

  脑木更山:

  脑木更山坐落在旗西北部,位于脑木更苏术所在地东北45公里处。山势南北走向呈长方形,山顶较为平整。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这里虽然屑无水草场,但雨季牧草茂盛,常有季节性水淖,是天然草场。山顶上有数个敖包,其中最高的“乌罕特音勃尔和图敖包”,海拔1129.9米,山地特产“发菜”闻名中外。因土质发红,也称大红山。山顶平整,草场优良,好似一个天然的动物园。世界上已经罕见的动物一盘羊,在这里也能见到;黄羊、狐狸等其它野生动物经常出没。脑木更山下,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夏季水草丰美、牛羊遍地,百灵鸟呜叫,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景象。到了冬天,这里白雪皑皑,一望无际,一派北国风光。高大美丽富饶的脑木更山,好似一匹骏马在奔驰。

  乌兰花生态公园:

  乌兰花生态公园位于乌兰花镇东粱,亦称东山生态公园,占地面积31.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670万元。乌兰花水库、烈士陵园纪念碑均在规划区内,2004年开始建设,当年建成混凝土仿古牌楼一座、凉亭一座、石阶路70多米,水池一处。2003年4月始,园内共铺设草坪1250平方米,种植杜松、云杉等9个品种的树木5792株,其中杜松1105株,云杉1015株,桧柏55株、红叶小檗55株、柳树100株、国槐4株,玫瑰、榆叶梅、丁香等共4358株。为保证树木成活率,同时还修建了80平方米的蓄水池2个,安装了提水设备,埋设输水管道400米。东山生态公园的建设,既改善了环境,又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场所。

  杜尔伯特广场:

  杜尔伯特广场位于乌兰花镇中心,2003年5月开工建设,2004年8月5日前全部竣工。该工程是四子王旗撤盟设市庆典献礼工程之一,也是乌镇人民休闲娱乐的理想活动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