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诊断为O型腿以后
(2009-10-30 13:04:54)
标签:
家居 |
月子里,总看到燊燊像只小青蛙似地弯着腿睡觉。是先天发育不良?或是尿不湿导致发育不良?还是宝宝都如此?和别的新手妈妈探讨过这个问题,答案模棱两可。最后,还是月嫂给我吃了颗定心丸。她说宝宝们都这么睡觉,长大后自然会好的。可是,4个月、5个月过去了,进入第6个月,燊燊的腿还总弯曲着,细看小腿,竟有轻微的弧度。
燊燊满6个月,带她去社区医院体检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要求医生看看燊燊的腿。医生捋起燊燊左腿的裤管,看了看小腿部分,说:“嗯,是有点O型腿。”她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我心里激起N层浪花,我连珠炮似地对她发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的程度严重吗?有办法治好吗?医生回答:是缺钙造成的,目前医学上对O型腿没有程度轻重的定级,而且这种症状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按摩控制病情,使其不再恶化。
我狠狠地回忆了一下,企图寻找缺钙的依据。孕期,我虽无腿抽筋的现象,但骨盆疼痛,应当也属缺钙症状。但我立即补钙了,一直补到医生叫停。燊燊出生后,也无明显缺钙症状,几次元素测试,都不缺钙。难道我骨盆疼痛后到补钙前那短暂的缺钙期,也能造成宝宝O型腿?一想到可爱的小燊燊因为妈妈的失误,长大后不能穿裙子,我就自责,心烦。但事已如此,也只能按照医生说的“通过按摩控制病情”。只是,潜意识里,我和外婆都觉得,燊燊不会是O型腿。
回家后,我立即上百度搜索。无论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我都需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由百度的百科网,我搜到了如下资料。
“O型腿”的判断标准
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O型腿”了。
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O型腿的轻重程度。
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O型腿”分为度、度、度和度。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为0的属度;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大于0的属度;
常态膝距在3-5厘米之间的为度;
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的属度。
从资料看,两膝间的距离对于判断O型腿是很重要的。而医生只是查看了燊燊单腿的小腿部分,这样的诊断方式首先是不正确的,结论自然也是草率的。再者,医生关于“目前医学上对O型腿没有程度轻重的定级”的说法,看来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由此,我对医生的诊断起了很大的怀疑。网上不少家长关于婴儿小腿轻微弯曲的讨论,也给了我很大信心,很可能就是发育未完善所致。
但是,医生和我们,孰是孰非,当时还不能确定。我们还是遵医嘱,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大约15-20分钟时间。无论是否O型腿,按摩对孩子是有益处的。燊燊很不喜欢这个节目。最初的配合,是因为她还不会坐和爬,只能通过大叫来抗议,后来就开始满床打滚,最后干脆坐起来让你无从下手。
随着按摩难度的增加,我们渐渐罢了手。但是,观察仍然是密切的。经常,趁她熟睡之际或是给她换尿不湿的时候,我会轻轻拉直她的腿查看两膝的距离。慢慢地,我们发现,她的腿直了,和同月龄的孩子相比,并无任何异样。至此,我的一块心病,总算散了。
朋友跟我提起过一本书——《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我没读过,但一定会去看。听医生的,不如自己做医生。做不了医生,也得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这样,对于病情,无论是判断还是治疗,都有很大益处。
燊燊满6个月,带她去社区医院体检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要求医生看看燊燊的腿。医生捋起燊燊左腿的裤管,看了看小腿部分,说:“嗯,是有点O型腿。”她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我心里激起N层浪花,我连珠炮似地对她发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的程度严重吗?有办法治好吗?医生回答:是缺钙造成的,目前医学上对O型腿没有程度轻重的定级,而且这种症状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按摩控制病情,使其不再恶化。
我狠狠地回忆了一下,企图寻找缺钙的依据。孕期,我虽无腿抽筋的现象,但骨盆疼痛,应当也属缺钙症状。但我立即补钙了,一直补到医生叫停。燊燊出生后,也无明显缺钙症状,几次元素测试,都不缺钙。难道我骨盆疼痛后到补钙前那短暂的缺钙期,也能造成宝宝O型腿?一想到可爱的小燊燊因为妈妈的失误,长大后不能穿裙子,我就自责,心烦。但事已如此,也只能按照医生说的“通过按摩控制病情”。只是,潜意识里,我和外婆都觉得,燊燊不会是O型腿。
回家后,我立即上百度搜索。无论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我都需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由百度的百科网,我搜到了如下资料。
“O型腿”的判断标准
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O型腿”了。
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O型腿的轻重程度。
所谓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O型腿”分为度、度、度和度。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为0的属度;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大于0的属度;
常态膝距在3-5厘米之间的为度;
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的属度。
从资料看,两膝间的距离对于判断O型腿是很重要的。而医生只是查看了燊燊单腿的小腿部分,这样的诊断方式首先是不正确的,结论自然也是草率的。再者,医生关于“目前医学上对O型腿没有程度轻重的定级”的说法,看来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由此,我对医生的诊断起了很大的怀疑。网上不少家长关于婴儿小腿轻微弯曲的讨论,也给了我很大信心,很可能就是发育未完善所致。
但是,医生和我们,孰是孰非,当时还不能确定。我们还是遵医嘱,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大约15-20分钟时间。无论是否O型腿,按摩对孩子是有益处的。燊燊很不喜欢这个节目。最初的配合,是因为她还不会坐和爬,只能通过大叫来抗议,后来就开始满床打滚,最后干脆坐起来让你无从下手。
随着按摩难度的增加,我们渐渐罢了手。但是,观察仍然是密切的。经常,趁她熟睡之际或是给她换尿不湿的时候,我会轻轻拉直她的腿查看两膝的距离。慢慢地,我们发现,她的腿直了,和同月龄的孩子相比,并无任何异样。至此,我的一块心病,总算散了。
朋友跟我提起过一本书——《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我没读过,但一定会去看。听医生的,不如自己做医生。做不了医生,也得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这样,对于病情,无论是判断还是治疗,都有很大益处。
前一篇:中医辨证治理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