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醫針灸療法
(2015-03-26 11:09:32)
标签:
健康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針灸中藥 |
分类: 临床治疗 |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俗称“缠腰龙”。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多发生在胸部,其次是颌面部,腰腿部也可累及。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定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其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如无有效的疼痛控制方法,一般病史均长达3~5年。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而苦不堪言,不仅情绪低落,生活质量低下,而且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此外,与急性带状疱疹不同的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常合并有心理异常因素。由于长期剧烈的疼痛折磨,患者的心理负担沉重,情緒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多数有自杀倾向。
一、发生机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曾有人对受损皮肤行组织活检发现,在早期可有粗神经纤维变性,后期细的神经纤维也可发生变性,局部神经纤维的总数减少,而且以粗神经纤维的减少最为明显,因而推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正常神经冲动传入形式的改变,与粗神经纤维的中枢抑制作用丧失后,二级感觉神经元兴奋增高呈癫痫样放电。此外还可能与治疗不及时、患者的抵抗力或免疫力极度低下、患者的特异体质、神经细胞受损后变性及遭受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1个月后患区仍存在持续或发作性剧烈疼痛;患区范围内可见明显的色素沉着改变。
2.患区有明显的感觉和触觉异常,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部分患者以感觉功能减退为特征,触痛明显。
3.疼痛的性质 以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为主,大多数患者疼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极个别患者缺乏典型的神经痛。
4.由于对剧烈疼痛的恐惧,患者的心理负担沉重,情緒抑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和有自杀倾向。
(二)诊断要点
1.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或既往有急性带状疱疹病史。
2.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感觉、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改变。
3.疼痛的性质为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性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
4.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损伤后遗症状,如痒、紧束感、蚁行感、抽动或其他不适感。
5.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緒抑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有自杀倾向。
(三)分型
根据患者疼痛的性质和临床表现可进行临床亚型的诊断:
1.激惹触痛型 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
2.痹痛型 临床表现以对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伴有触痛。
3.中枢整合痛型 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部分或主要的表现,以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改变为主要特征。
針灸治療:
安神為主,可取百會或四神針。內關,太沖、合谷。
夾脊穴:相關神經節段的夾脊穴。
可配合艾灸。盡管在急性期,不宜用艾灸治療,但在慢性後遺神經痛階段,可考慮用艾灸相關夾脊穴。
中藥治療:可根據辨證采用:
1、益氣活血止痛法:黄芪,当归,炒白芍,天麻,白附子、細辛、地龍、延胡、生地等加减。
2、滋陰活血止痛法:生地、熟地、白芍、當歸、沙參、麥冬、桃仁、紅花、川練、蜈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