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針灸鎮痛新機制--局部鎮痛機制

(2014-07-17 09:47:05)
标签:

健康

針灸

鎮痛

止痛

疼痛

分类: 针灸理论探讨
针刺镇痛的新理论--来自《Nature Neuroscience》的最新研究成果

针刺到底为什么能止痛?
以往的研究表明,是因为针刺能促使大脑释放内啡呔、强啡呔等内源性镇痛物质。也有人认为针刺只是一种安慰剂。
果直如此吗?2010年,《Nature Neuroscience》却经过严密的实验,得出了局部镇痛的全新假说:
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科学家Maiken Nedergaard则认为针灸并不疼,并且也仅仅在针刺入痛处附近才起作用。Nedergaard转而推...测,当针刺入并旋转针头后,这些针实际在组织中造成了轻微的创伤,并释放出了一种名为腺苷的化合物,而后者恰好充当了一种局部止疼剂的作用。

Nanna Génération Goldman和其他研究人员在Nedergaard的实验室中轻微麻醉了一些小鼠,从而使它们能够保持静止不动,随后研究人员在小鼠小腿的一个针灸点上插入了一根针,并对针头周围的流体进行了采样分析。他们发现,其中的腺苷比正常水平增加了24倍——这似乎大有希望。

接下来,研究人员测试了加大腺苷的作用是否有助于减缓两类慢性脚部疼痛——炎症的疼痛,例如关节炎,以及神经损伤的疼痛,例如脊髓受损或糖尿病并发症。通过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或注射能够促进炎症的物质,研究人员使小鼠的脚部患上了上述这些疾病。

研究人员随后在小鼠的痛处进行针刺或局部注射一种能够促进腺苷作用的药物,进而减少了小鼠对痛觉的敏感程度。但是这两种疗法在缺乏一种细胞表面受体——能够使腺苷发挥效用——的小鼠中都无法减缓疼痛。Nedergaard认为,这些发现证明了腺苷起到了一种生化信使的作用,从而在针灸过程中减缓了疼痛。

为了确定是否能够人为促进针灸的疼痛抑制效应,研究人员向小鼠体内注射了一种药物,进而使机体组织能够积累更多的腺苷。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药物使得腺苷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了3倍,从而也使抑制疼痛的时间从1个小时延长至3个小时。研究人员在5月30日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尽管他们所使用的药物——一种名为deoxycoformycin的抗癌药——因毒性过强而无法在临床上使用,但Nedergaard仍然认为这一发现“证明了针灸的疗效是可以得到改进的”。

研究人员认为,针灸治疗历史悠久,但由于其作用原理一直不太清楚,许多人对针灸持怀疑态度,而本次研究揭示了针灸止痛的确存在科学原理。

美国马萨诸塞州查尔斯顿市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Vitaly Napadow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它用“极度精确的操作和非常清晰的假设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接下来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从而看看这种在被麻醉的小鼠身上起作用的痛觉抑制机制是否也能够在清醒的人体中奏效。Napadow表示:“尽管我并不知道这种效应是否也对人起作用,但我认为它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Nedergaard[Author]) AND "Nature neuroscience"[Journal]) AND ("2010"[Date - Publication] : "2010"[Date - Publicati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