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手工制作、工艺独特的东西总是情有独钟。自己分析原因,大概跟我小时候学过六年小提琴有些关系。虽然把拉小提琴跟手艺活相提并论可能并不非常妥当,但在我个人的理解里,背后的勤学苦练、万不能停废的道理却是相通的。要达到“技高一筹”的境界,他们花的时间和气力,应该不比读书人学得一门专业、掌握一门外语来的更少。所以,我一直对那些有着精湛技术的手艺人心怀敬意,从剪发技术极高的发型师,到让我喝上一杯绝好鸡尾酒的调酒师,即使是修鞋时碰到一位把鞋修得异常“精致”,没有一点儿粘胶痕迹的老师傅,也能让我小感动一把。就是这个原因,使我对BOTTEGA
VENETA这个品牌有着由衷的好感。
BOTTEGA VENETA 1966年成立于意大利的Vicenza地区。当地是一个传统的皮革手工业制造地,以拥有众多皮革匠和皮革作坊著称(VENETA在意大利语里就是“作坊”的意思)。品牌最初由Moltedo夫妇创建,家族式的运营模式,在70年代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国际高级品牌了。最迷人的自然是那种独特的皮革编织工艺,从皮质处理到分条加工,再到编织缝制,几乎全部是手工作业。本来就已经非常柔软的羊皮被处理得更加柔软,有“真丝般的皮革”的美称。可惜后来品牌进入了下滑状态,直到2001年Gucci集团买下其大部分股份,并启用Tomas Maier担任艺术总监,让BOTTEGA
VENETA有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变革。
Tomas
Maier是个出生于德国的澳大利亚人,之前曾经担任过HERMES、Sonia Rykiel
Homme 的设计师。他从探究几十年前品牌创建初期的设计及工艺入手理解品牌精髓,并把这些技法通过全新的设计再现了出来。现在大家熟悉的很多经典设计其实都出自Tomas
Maier之手,包括LOGO般的品牌象征——皮革编织(intrecciato)也是经过重新打造的。这一点,我一开始也并不知道,总觉得那些包的款式、特别是经典款都有一种好像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历史厚重感和传统气息。我想,既给人这样的错觉,用起来又绝不会跟当代的光景格格不入,应该也是设计师刻意努力达到的境界之一吧。
我最早买的BOTTEGA VENETA并不是手袋,而是一个在专卖店里一般被放在男用商品区域里的大pouch。有一段时候经常出差,在宾馆里一住就是10天半月的,就想着要买个大一点儿的化妆包来放携带的化妆品。足够大就可以在出发前最后一刻把平时用的瓶瓶罐罐直接放进去,不需要改装小瓶或是犹豫哪个带上哪个留下了。可惜看来看去也找不到那么大尺寸的,直到有一天偶然走过BOTTEGA
VENETA店前,看到橱窗里跟男用公文包放在一起的硕大化妆包(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叫化妆包了)。买回家一试,更是高兴,我的大瓶装乳液横着放进去正好啊。后来每次出差,这个“男士化妆包”里都被我的乳液、化妆水、面霜、香水等各种日用容量的化妆品和袋茶、常用药物之类的出门必备品塞得满满的。皮革软,形状不硬挺,即使有时候多带了几样,也不用担心拉不上拉链。再后来,日常用的化妆包到了该更换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要买的就是BOTTEGA
VENETA的小pouch了。那种拿在手里异常柔软舒适的感觉,天天能体会可真是无比奢侈的。
每当出差住在宾馆,看到化妆台上并排放着的两个BOTTEGA
VENETA,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愉悦的满足感。在这份满足感里,是不是真的就没有一点儿买了名牌的虚荣心我并不太清楚,但是那沉稳的模样、不张扬却有着饱满光泽的皮革,还有藏在背后却可以感受到的手工艺者传统、精湛的技术都让我从心里喜欢它们。小的一个由于总是在随身带的包里放着拿来拿去的用,虽然买的晚却已经比大的更柔软,更有了岁月的痕迹。拉拉链用的那一小块皮革也因为天天拉来拉去的有些断裂,送去店里修过一次了。
现在,它们还是陪着我每天外出、每次出差,这样高高兴兴、修修补补的用下去,看着最高级品质的皮革在自己手里、自己眼前一点点地变“老”,也是一件很舒心的事情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