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管理的矛盾与冲突

(2008-12-19 16:37:52)
标签:

教育和教学

教研组

年级组

垂直管理

扁平管理

教育

分类: 工作灵感

学校管理的矛盾与冲突

内容摘要:

从某中意义上讲,学校管理就是解决和平衡学校组织中的各种矛盾,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教育和教学、教研组和年级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矛盾以及学校垂直管理和扁平管理的矛盾分析入手,探讨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和教学  教研组  年级组  垂直管理  扁平管理

 

学校管理的基本矛盾是管理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的有限性和提高管理效益之间的矛盾。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其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教育和教学、教研组和年级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矛盾以及学校垂直管理和扁平管理的矛盾。探究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寻找解决矛盾和冲突的途径和办法,这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教育和教学的矛盾与冲突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通常分为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两个部分。教学管理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由学校的职能处室教学处组织实施,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这一路径得到贯彻落实,课堂是实施教学管理的主渠道,学业成绩是衡量教学管理的主要指标;德育管理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由学校的职能处室德育处组织实施,通过年级组班主任学生这一路径得到贯彻落实,班级是实施德育管理的主渠道,学生道德发展水平是衡量德育管理的主要指标。

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是两个专业管理系统,具有不同的管理规律和特点。比较而言,教学管理以课堂作为主要的载体,规律性较强,理性成分较多,需要比较稳定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德育管理以班级作为主要的载体,变化性较大,感性成分较多,需要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按照教学和德育两个系统进行纵向的管理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专业化,但是,这种纵向专业管理也带来了教育教学两层皮的问题,教学和德育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学校管理中最大的困惑,这种困惑主要源于时间占用的冲突、思维方式的冲突、工作目标的冲突和教育思想的冲突。

二、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矛盾与冲突

教研组和年级组是学校基层的教学和德育管理组织,分别隶属于教学处和德育处。教研组通常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为基本单位,设教研组长一名,规模较大学校每个年级再设一名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通过备课组长对全校内本学科教师进行专业管理,对学科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负责;年级组通常以高一、高二、高三等不同学年段为基本单位,每个学年段设年级组长一名,规模较大学校每个年级再设一名副组长,年级组长通过班主任对本年级学生进行德育管理,同时,也通过备课组对年级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协调和行政管理。

教研组与年级组是学校基层管理的两大支柱,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管理组织,分别代表着学校管理中的专业权与行政权。教研组主要通过学术的权威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文化;年级组主要通过管理的手段来影响师生的行为,整体打造年级形象和风格,造就一种突出行政特点的科层文化。学校中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冲突与争论,从来就没有平息过,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种矛盾和冲突主要源于教师管理权利的冲突、思维方式的冲突和管理领域交叉的冲突,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冲突阻碍了两者功能的发挥和学校的发展。

三、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矛盾与冲突

学科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是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和掌控师。除少数民办学校外,班主任多由学科老师兼任,因而这里的班主任特指具有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双重角色教师,他们一方面承担班主任工作,完成班级管理和德育的使命;一方面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成学科教学使命的同时渗透学科德育。学科教师特指不承担班主任工作而专门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完成学科教学使命,同时进行学科德育渗透。

由于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角色不同、势力范围不同、权利不同,工作目标也有差异,因而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时有发生。课堂是学科教师的主阵地,也是他们的“自留地”,他们本应该对课堂和学科教学质量全面负责,但是,学科教师却经常把成绩的不良归因于班主任的管理问题,也经常把课堂上的问题交给班主任去处理,和班主任争夺时间和学生“重视度”的情况也大有人在;班级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主阵地,但不应该是“自留地”,但是,很多班主任不能处理好和学科教师的关系,经常借助班主任角色的便利条件,强化自己所教学科的学业学习,还经常怪罪学科教师不能控制课堂,不能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

四、垂直管理和扁平管理的矛盾与冲突

管理的层级与幅度直接影响管理效率。比较而言,垂直管理更加重视层级的划分,扁平管理更加重视幅度的调控。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通常采用垂直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分为校长-副校长(德育、教学)-主任(德育、教学)-组长(年级、教研)-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近年来,学校管理出现一种整合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强化机构和功能的整合,突出管理组织的扁平化,年级组建设改革是这种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

垂直管理和扁平管理都不是灵丹妙药,同样存在着管理的冲突。垂直管理的优点是政令畅通和专业化管理,缺点是条块分割、相互扯皮和信息传递速度较慢、信息衰竭严重;扁平化管理的优点是功能整合和信息传递速度快,缺点是专业管理的削弱。

教育和教学、教研组和年级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矛盾能否解决或缓和?垂直管理和扁平管理孰优孰劣?学校管理应该走向何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于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