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2014-04-29 03:35:31)分类: 随心所云 |
一位朋友来美国后一直当家庭主妇,女儿上大学后,52岁的她才出去上班。很多朋友都佩服她的勇气,她说从此先生也对她刮目相看。
其实,当家庭主妇是一种生活方式,主要看自己心态如何。我在这里看到不少女人一辈子从来就没有外出上班,她们过得优雅而快乐,同样得到先生和孩子的尊重。有的妈妈在家一边带小孩一边零星做事,也有收入。还有人不停地工作,却从来不拿报酬,她们热心于当义工,更令人敬佩。
所以,是否当家庭主妇,做什么工作真不重要,就是自己心理是否平衡与平静。如果认为自己的处境是一种折磨和恶梦,那就要改变了。
读过一段话,判断一个女人是否不老,就看她能不能在必要的时候放下背负,重新出发。我理解,如果一个人认为现状很不如意,却又不想改变,只能在抱怨和哀叹中度日,这就是心理衰老了。这种衰老也可能表现在年纪很轻的人身上。
外表的衰老是别人看的,内心的衰老,刻骨折磨的却是自己。
重新出发对不同的人意义不同。从家庭走出去是一种“出发”,从工作岗位回到家庭也是。
这里的职场是冷酷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唯利是图”(无可厚非)的老板不爱听任何诉苦,不会因为你有家庭和孩子要照顾,就可以少做事。你可能要做得更好,老板才不会后悔招了有孩子拖后腿的妈妈来工作。偶尔可以,如果经常需要被照顾,对老板和其他同事也不公平呀。
一些事让我感慨。两位同事,一位是自己怀孕,一位是太太怀孕。公司有一项有关产假的福利,生产的员工或太太生产的员工都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可是女同事因为带孕工作太辛苦只能辞职,虽然事业正上升前途挺好。她没有机会享受这项福利,而太太怀孕的男同事却可以。
职场女士为照顾孩子而辞职回家,因为对好多女人来说,孩子比什么都重要。我祝福同事,孩子带来的快乐,是即使给予你整个世界,都无法取代的。等孩子稍大一些有了安排,还可以重新出发去工作。
假设再次给我两种选择,一是事业有成但耽误养育儿女,一是儿女绕膝却耽误事业。我是平凡人,没法做到两全其美,还是选择后者。
中国的女人回家当专职妈妈更难一些。我们自己是从一个家庭主妇没有地位的社会环境长大的,首先难以接受自己当主妇。如果夫家又是从同样的社会环境出来的,并且要求又很多的,心情可不好过咯。他们特别期待你多生育儿女,可是你生育了儿女,他们又嫌你不挣钱,瞧不起你没有能力。而外出工作的女人,照顾小孩辅导功课各项家务等等仍然主要地落在她们身上。小孩生病一项就够把人折腾得焦头烂额。常看到在家庭小孩和工作两头忙得晕头转向的同胞女士,最后只能放弃一头。
既能养育好几个小孩,又很能挣钱的女人,还要身体强健永不倒下的“铁人”,哪找呢?
对于女人来说,视婚姻为一种人生经历,而不是生命的寄托和依附,才能在很多境况下淡定从容。有自己的定力,做自己心里感到必须做的事,享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