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婆婆妈妈的幸福生活

(2013-01-08 03:19:45)
分类: 随心所云

上篇博文是站在当父母的角度,用不求回报的心态看待生养孩子。但是感到还有一些话要说,那就是,做为子女,也该用感恩的心看待父母抚养我们的艰辛,多为父母着想,尽量配合他们选择喜爱的生活方式。正如一位网友说的,在她老家,爷爷奶奶不带孙子就会被人瞧不起。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家庭就有不同的选择,人毕竟不能不顾社会环境和舆论,也要顺从自己长年建立起来的牢固观念。如果老人入乡随俗,同时带有自己的传统,有子女配合,过喜爱的生活方式,也是皆大欢喜了。

 

我的婆婆和妈妈都习惯于我们老家的习俗,喜欢和儿子生活在一起,正好她们的儿子都是大孝子。只是因为生活的国度不同,有一些区别的地方。

 

公公婆婆来美国后,观念改变,如美国的老人一样,他们为自己做好了归宿的准备。但是他们选择住在我们邻近的一个城市,有事随时可以找到我们,我们也可以找他们帮忙。奶奶想金孙时,随时可以打电话,每个星期至少来看一次。逢年过节大家团聚,也经常带小家伙去他们家凑热闹。他们很独立,出门办事大都靠自己,注重健身,七八十岁了依然十分开朗活跃。

 

应该可以说,婆家的生活方式在美国有代表性的,许多老人过这种与子女主分小聚的生活方式。至于亲子之间互动程度如何,就要看缘分了,肯定与孩子幼小时父母如何对待他们有关。

 

人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有一位朋友想请公公婆婆帮忙带小孩,可是他们推辞说身体不大好没办法,并且说;“我们不给你带小孩,其实是帮你们的忙。”道理是:老人健康,子女就不用操心了,如果因带小孩操劳过度病倒了,那可是让子女十分费钱费力的事了。这样的话有可能从一个在中国的老人口里说出来吗?

 

 

来看看我的父母亲吧,他们同我弟弟住一起,帮忙带小孩,身边也有人照应。现在小孩上幼儿园了,白天在学校,老人有大把自由的时间,我妈还参加小区和老人大学的一些活动,日子过得也丰富多彩。每年都有几段时间他们回老家休息,我妈却坐不住闲不住,想念孙女,牵挂弟弟家。每当我问她累不累,我妈总是说:“带孙女有许多乐趣,和孩子在一起心里才踏实。”人最幸福的不就是做自己打心底乐意的事吗?

 

其实,想和儿子住一起,最重要的是能和儿子儿媳妇合得来,这一点,我以为我的父母挺有福的。这里要特别表扬一下我的弟媳妇。以前打电话回家,总听我父母赞媳妇好,和她相处,从没堵心过。见到她,的确超出我的预期。弟媳妇人长得甜美,又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体贴老人。说话温和平静,有时我妈和她急,她也不顶嘴,抿嘴一笑就过去了。她遇事待人都特有耐心,也很大方,不计较什么,还总为别人着想,是个心里不藏过结的人。我第一眼见到她就特别喜欢,惊喜发现她也有一对和可心一模一样的小酒窝!正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啊。

 

 

关于这个话题写得够多了,总之呢,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何况关系到婆婆妈妈。只能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既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让他人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