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加米雪
美加米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999
  • 关注人气:4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美国当父母的必备精神----独立

(2013-01-05 05:48:05)
标签:

杂谈

分类: 共同成长

写了许多博文介绍美国的孩子很独立,其实美国的父母也非常独立,尤其突出表现在老年人。许多老人七八十岁了都自己开车,他们不但完全独立生活,还对社会做无私奉献,比如热心做义工。瑞学校有位老义工,当过警察,退休30年了,一直在当义工。经常可以在学校门口看到那些当义工的老人,指引学生过马路,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这是一种必然的循环关系,美国人培养孩子从小独立,如果自己都不能独立,如何树榜样?一个从小就很独立的人,即使当了父母,年老了,依然有独立的精神。美国的孩子成年了就离开家庭独立养自己,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更趋向于平等的朋友关系了。有的子女虽然离得不远,但多年都没有与父母相聚,过节打打电话而已。这里没有赡养父母的说法,子女再富有,与父母也无关。

 

打算永久在美国的人自然会考虑到晚年的安排,子女都有自己忙不完的事。上班一个萝卜一个坑,请半天假都难,就不要说长期请假照顾老人了。那么老人有病走不动了怎么办?当然主要还得靠自己了,靠专业护理。听一些朋友聊起这个话题都说:无论你生男孩女孩,生几个,最后的结局都是去老人院。

 

 

人在走得动时就要做好防老准备了。首先要有思想上的准备,做一个不依附于孩子的父母,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其次,保养好身体,营养、锻炼和保健都必不可少。我的公公婆婆来美国时间长了,他们更愿意入乡随俗,认为“一代人过一代人的日子”。他们经常参加各种活动,生活很充实。爷爷82岁了,每天活跃得像个小孩。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健康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忙了。有一天晚上爷爷突然感觉心脏不适,我先生出差,我又带着两个小孩寸步难行,他们的其他孩子在外州。他们不想麻烦我们,就自己打电话叫救护车,事后我们才知道,幸好无大碍。

 

最重要的,当然是经济上的储备,买好保险,设置退休帐户,做一些小风险投资,让自己晚年时有固定的收入,医疗和护理费用可不菲。我们这里有一些中国来的老人,依然按照中国传统做事,把钱房产都慷慨给了孩子。可是到了自己要用钱时,要再从子女那里掏回钱却是很困难的事,即使儿子肯,儿媳妇还给脸色看呢。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父母健朗时把财产送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过上好生活,也指望这个孩子能给自己养老。可是就不知有多少老人能称心如意?

 

从当父母的角度说,独立的生活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孩子成年后,我们在这个世界还会有几十年的时间,年富力强的时间很多,应该过自在的生活。与子女一起,还多了媳妇和女婿,合得来还好,合不来的话,呆在一个家里也够难受的,有的老人还成为孩子的“啃老”对象。老人要和子女一起生活,是希望享受天伦之乐,也指望孩子在自己走不动时有照顾。可是一个人真正完全动不了的时间其实是很短暂的,为了这一小段时间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身心都疲惫。

 

人都是有潜力的,老年人了也一样,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老人真正需要别人护理的时间并不长,况且危急情形还是有子女或社工关照。而且护理人员是专业专职工作,比起子女更利索。独立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这里许多华人老人已经融入美国文化,独立生活,日子过得丰富多彩,可自在了。他们才不愿搅入儿女家的事,保持“距离美”,保持尊严。

 

 

 

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有时会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生养孩子?这么辛苦抚养他们,长大了就走了,也不给你养老,这么辛苦究竟为了什么?

 

我想土生土长的美国父母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一代一代都这么做,成自然了。还是观念的问题,他们认为孩子是神的恩典,只是在他们年幼时托付给我们代管,我们要倍加关爱,并且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孩子不仅是父母的,更是社会的,得到全社会的关怀,最好的东西最优惠的待遇都给孩子们。做父母的还得接受社会的监督,不许忽视或欺负孩子。

 

在美国当父母必备的思想准备,“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他们要远走高飞,做父母的必须完全放手。孩子有独立开创的能力,不受父母的制约和牵扯,才能一代胜过一代。

 

 

孩子在成年之前,我们做父母的就是“欠”他们,因为是我们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就要负责任地给他们一段良好的生活。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父母生了孩子,孩子就欠父母的,不论父母如何对待这个孩子,甚至是虐待,这个孩子都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在美国如果我们夹带一丝这类观念,抚养孩子就将成为一件痛苦的事。

 

美国的父母的确非常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美国的爸爸工作再忙,他们的节日和假日都是尽量交给小孩的。孩子什么时候最可爱又最需要照顾?当然是幼年和童年了。也是培养感情的关键时期,教育他们的好时机。如果我们在这段时间不多陪陪他们,而仅用来挣更多的钱,说是为了他们将来好。可是等他们长大了,自己都会挣钱了,我们能给的钱在他们看来也许只是一个冷冰的数字。

 

 

 

第一代移民,还有一个问题,面临“夹心层”: 对于长辈,我们依然保有中国的传统观念,要对父母尽孝。而对于下一代,我们用美国人的观念:抚养孩子是一种不求回报的义务和责任。希望自己在两者中能调适得当。

 

提到孝敬父母,出国以后,我一直很愧疚,他们有困难时,我不能在身边帮忙。我的父母都特别通情达理,他们总是理解和支持我要走的路,让我非常感恩。有时我也很感慨命运的转变,当年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可是就在我妈家朝西的邻街,步行5分钟。而我先生的工作单位在我妈家朝东的邻街,步行也只要5分钟。后来我们就越走越远,如今是相隔天涯海角了。有父母在身边关照的日子好怀念呀。

 

另一方面的“夹心层”是,我们自己是从小当中国传统的子女,而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必须用美国方式。所以会有不少冲突的地方,我是一直在努力学习中啊。

 

 

 

回到那个话题,为什么生养孩子?当然首先是缘分了,如果我不来美国,也不可能有三个孩子。生养孩子就是为了享受共同成长的过程,说到底,养孩子是为了看到他们幸福。只要孩子过得顺利开心,我们就满足了,抚养他们再辛苦,那都是理所当然要完成的事。况且,不论如何,我们永远是最亲近的人,即使离得再远,心里都有一份牵挂。母子情深,是谁也替代不了的角色。

 

很多事,结局并不一定顺心如意,但过程特别令人怀念,所以我们说,很多事经历了就好。一个令人怀念的过程对人生有多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论是学业与事业,青春或财富,都没有永久的灿烂和辉煌,最终如过眼烟云,而能留下来的永恒的却是美好的记忆和温馨的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