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蒸发”的财富

标签:
房地产物价 |
分类: 故乡的风 |
回国期间,正遇官方和民众着力猛批美国宣布的发行货币政策。可是自己手里的钱如此不耐用,似乎应该引起更大的关注,该追究谁的责任,属另类话题,还是聊聊身边的事吧。
当家的,一小家,每天购菜约需七、八十元,只是普通的鱼、猪肉和青菜。如果买一只活鸡一百块下不来,螃蟹一斤是60元。
上超市,随手拿些日常用品,就要出手几张百元大钞。具体的价格我记不清,大概吧,比如:一箱牛奶60元,一筒食用玉米油90元,一盒饼干10元, 一小桶洗衣液40元,一组5辆微小玩具车50元,一小套儿童读物120元,等等。
服装呢?平平常常的也要上百元,我在一家专卖店看到的衣服都是上千元,实在看不出啥特别之处。童装价格也不菲,普通一件上衣50元,打了折的,如果是名牌就要几百块了。
汽车,我当然觉得贵了。10万块人民币买的是最普通的国产车,如果在美国,10万美元,可以开顶级奔驰了。这样比如果不妥,那么,10万美元换成人民币,在中国可以买什么车呢?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国内满街车,大部分价值还都在10万元以上,而美国大街上却不常见价值10万美元以上的车。
说说房子吧,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朋友房子价值翻了好几倍,甚至10倍以上!一些地方几年前每平方只有千把块,如今已涨到上万了。有人在房改时花少少几万买的公寓,如今价值上百万。有人以100多万买的别墅,现在可卖上千万。更不可思议的还有,据说在R城,每平方2-3万的公寓去抢购还不一定能买到。
当然也有人唉叹要工作多少年,攒几辈才能实现购房梦。
最具悲剧性的要数我婆家房子的事了。那是一栋四层独立屋,占地约150平米。10年前以11万元人民币出卖,并把这笔钱换成美元,当时的比价是人民币兑美元为9比1,实收1.2万美元。如今这个数目,还买不到沿屋的那条小小排水沟!
在房地产市场比较热络的南加州某城市,较新开发的住宅区。类似这样的一座房子售价25-30万美元,居住面积约2000平方英尺,学区为中至中上水平。但是,这样的房价还是难倒了相当部分美国人。
近年房产市场低迷,一些城市房子贬值严重,更有银行拍卖屋不断拖坠房价,有的地区下降30-50%。财富似乎被“蒸发”了。
不过,在美国买房子不是一锤子买卖,每年得付地税,随房产价值的波动而调整。这一带地税额大约是房产价值的1.5%,有的地区高达3%,比如房产价值50万,得付1.5万地税。计划购房者不可忽略这笔支出,还有人因为付不起地税而导致拍卖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