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到达 亦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2009-03-27 03:09:24)
标签:

美国大学

大学录取

高中毕业

教育

分类: 大学捷报

高中毕业生陆续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段时间,捷每天关心信箱,当然是为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如果收到大信封Big Envelope,那就是录取通知书;收到普通小信封,则是拒绝信了。

虽然有些学校是否录取他,提早在网站可以查到,但收到大信封,我们还是很兴奋。

自2月以来,高中毕业班学生在继续高中学业的同时,已经陆续得到大学录取的消息。有的同学可能同时接到好几所学校的通知,因为他们可以申请众多学校,美国大学要看的项目很多,有的没有量化,成绩高低不能决定一切,所以,大家会准备一所“垫底”的学校,不至于到时全落空。有专家建议报约5-8所学校,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做有效的申请工作,也有利于从小范围做最后选择。

有的学生只申请一所学校,就被录取了,主要指“Early Decision”,每一位申请人都有一次机会,约在去年底就已知结果,同学们申请的基本上是自己梦中最顶尖的大学。

 

5月1前要做出最后决定

经过比较学校、专业、费用和奖学金等项目后,再做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费用问题,据悉,由于经济不景气,上私立大学的人数减少,而公立大学对本州学生有学费优惠待遇,所以吸引了部分本来可能上私立的学生,公立学校的竞争加剧。

私立大学每年总费用约5万多美元,如果没有奖学金,不少家庭难负担。公立学校加州大学系统本州学生每年总费用约2.5万美元。

有的人宁可花钱去名校,放弃其它学校的奖学金;有的人为了奖学金和可以负担的费用,只好放弃昂贵的好学校。

大学也在这段时间为争取优秀学生积极做宣传,如有的学校邀请“High-achieving Applicants”及其家长参加学校介绍会,推荐独特吸引人的项目。

学校还邀请录取学生和家长参加“Admit Day”,亲临大学校园参观,项目包括教学设施、住宿社区等,并与相关教职员见面。

这段时间,当然也是家长最关切的日子。

 

“我们不能替孩子去读书”

前几天,捷告诉我,同学Jenny 很伤心,因为她收到E校的拒绝信。E校是她父亲心目中的底线,她按父亲的意见申请,也就是说她报的其他学校录取条件更高,如果E拒收她,被其它学校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Jenny是个很听话的华人女孩,加上来美国的时间不是很长,因而完全按父亲的意见报考大学。当年我报考大学的时候,也是完全听从父亲的意见报大学和专业。没想到,在美国,还有如此“权威”的父亲。

这令我想起朋友NINA的话,“We can’t study for the kids.” “We can’t do everything they have to do.” 她也有读高中的孩子,总是尊重孩子的意见。

美国的孩子从小被鼓励要独立,上了高中,更是由不得父母指挥。我们也基本上让捷独立做主,反正书得靠他自己读,今后的路得他自己走。

 

还是捷说了算

我们家也不平静。捷已接到A、B、C和D四所大学录取通知书,也许还会有其它通知。就这四所,A校“排名”在其它3所之前,而且被誉为“世界著名大学”、“美国最负盛名的公立大学”,是许多学子仰慕的学校,我们自然希望他去A校。

可是,捷却对B校情有独钟,他说和B校的人见过面,通过信,教授很NICE,工作人员也很热情,而且,他有条件进该校提供的小班制。而A校一个班有上百学生,教授不可能和学生有太多交流。

我劝捷,A校名气大,毕业后找工作容易;大学主要靠自学,大班上课,不等于没有机会和老师交流;A校可能也提供其它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

捷反驳说,大学名气大,不等于各个方面都好,所谓的“排名”,可能参杂人为操作,华人家长特别看重这些表面的东西。选大学,还要看专业,B校在某些专业就比A校强。

无论如何,有理没理,都得他说了算。

 

请参考相关博文:培养美国大学生的费用   在美国报考大学必备项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