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偷工减料” 也是经营之道

(2009-02-03 06:26: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国观察

昨天,捷买了一瓶Boston隐形眼镜洗涤液,他告诉我,原来一瓶容量为4OZ,现为3.5OZ,价格却没有变。由于包装有些改观,他才注意到。

 

其实,这个现象我在前段时间就听说,也注意到了。如,Skippy花生酱原为8OZ一瓶,现为6.3OZ,价格仍为3元。Bounty牌一次性纸巾,见水就软烂了,明显是降低了厚度和密度,然而,价格并没降。牙膏也从原来的4.6OZ减为4.3OZ。食品的“减料”更普遍了,只感到食品袋拎起来,比以往的轻飘。连尿片都轻薄了。

 

据悉,这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厂家出的对策。有关专家做过调查,给消费者两种选择:一是维持产品含量不变,提高售价;二是减少含量,维持售价不变。消费者偏好后者,这样心理好受些,因为人们对价钱的反应往往较敏感。

 

于是,“偷工减料”悄悄兴起,包装品大小不变,设计不改,就是内容少了。消费者一时难察觉,以为虽然经济不景气,但物价没提,很欣慰。

 

消费者一旦发现料少了,可能因为喜欢某些特定品牌的产品,想想不差这一点点,还是买原来喜欢品牌,如捷只买Boston洗涤液,我依然喜好Skippy花生酱。但是,纸毛巾和手纸,就无法接受,换了个牌子。

 

不幸的是,其它品牌看到此招有利可图,纷纷仿效。可能,最后我还是绕回了原来喜欢的牌子,如果大家的料一样少。

 

虽然,对这种“偷工减料”不开心,但能感受到厂家“用心良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