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体育文化

(2011-10-26 08:08:49)
标签:

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子系统、亚文化,它是校园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涵盖了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三大类。

    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包括了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等。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表现为体育学习、科学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制度、体育规范等方面。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反映为校园体育建筑、体育环境、设施、体育服装等。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自我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特征是指校园体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特有的、独立的典型特质。

    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隐性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是通过无意的、非特定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大学生在体育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体育文化信息,并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实现着文化的心理积淀,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方式。

    2、校园体育文化的独立性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里的人群共同参与体育活动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它有着特殊的主体和环境,这个主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在接受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和物质的同时,还能主动吸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精髓,并逐步创造发展了具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3、校园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校园文化的优势注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无论是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还是体育物质文化都极为丰富多彩。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使个性鲜明的体育文化主体得以充分展示个体的创造性,显示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因而极大地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内容。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1 、教育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是完成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大学生必然受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广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主动参与,同时也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场所。通过学生自觉组织、自觉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大文化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在完成校园教育走上社会后,就会把校园先进的体育文化带进社会,促进社会大文化的发展。

    2、情操陶冶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校园精神的环境和文化的氛围,其作用是通过体育文化的氛围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通过整体环境、文化氛围、实践活动、激励机制等影响和教育广大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一环境和氛围中,从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生活;既锻炼了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人体的健康美、形体美、姿态美是长期运动的结果。高雅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所带来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等,对于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3、心理疏导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其固有的竞争性、娱乐性、艺术性,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到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情绪高涨,并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精神氛围,消除大学生心理上和情绪上的自我干扰和互相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

    4、社会实践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加强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逐步积累不同的角色体验和经验,扩大了人际的交往,既增进了同学们的友谊,又逐步学会了自我管理,不断增强自主、自强的意识,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大多以余暇体育的形式进行,即人们在假日或闲暇时所进行的体育运动。学生的体育活动包括有组织的早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体育交流、节假日体育及学生中自发进行的各项体育运动。它不仅有学生自发锻炼的内容,还有学生学习健身知识与体育科学方法的内容。

    五、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面,体育文化的多起源学说和丰富的内涵,即证明了人类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与体育不可分割的关系。终身体育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敏感期和世界观形成期间,接受体育思想,继承健身文化,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营造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倡导终身体育理念对于造就高素质人才尤为重要和迫切。

    六、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的关系

    校园体育文化相对社会体育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二者的关系是适应与超越的关系。大学生是适应的主体,体育教师是适应的主导、超越的主体,繁荣校园体育文化是超越的主要途径。

    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的适应与超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很多体育项目、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和管理手段是通过学校教育传播的,这在我们熟悉的中国近、现代体育发展史中已经得到证明,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容、制度和思想。另外,如牛津剑桥划船赛、哈佛耶鲁赛艇挑战赛、北大清华赛艇对抗赛均在迎合社会文化的同时大大超出了教育和体育本身,其影响是社会性的、世界性的。

    七、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1、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建设

    开展健康生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抵制低俗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风气,培养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从而构建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可以促使学生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增强健康意识,提高体育素养。

    2、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意识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最大融合。

科学锻炼身体是体育行为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它对人体产生的刺激,使人体的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发生适应性的转变。而运动中的成功体验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则是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科学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陶冶情操。

    3、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指经过人对自然物质的组织、改造和利用形成的文明现象。校园体育的物质基础本身就是人们意识文化的载体,它是人们体育知识、体育精神、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们的意志、情操、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校园体育场馆、设施理应是校园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自觉维护、合理利用场馆、设施,是当代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