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中随笔:《炎症》

(2025-01-08 16:12:53)
读中随笔:《炎症》

这本书被推荐了很久,据说特别值得一读。好不容易把书买到手,迫不及待读起来。但,只能算保持了我继续探索的欲望。脑子里一直冒问号:这书好看吗?真值得那么多人大力推荐吗 ... 

读了五章发现,首先,翻译不太灵光,读起来总要靠自己去调整语序、词序,甚至停下来重新看,在脑子里反复组合信息,才能理解作者到底在说什么,或者说才觉得自己理解了作者在写什么。这除了翻译太按英文习惯“逐字”“按英文语序”翻译,没有适度调整从句或者修饰语,或者加一些中文衔接句群意思,也看得出作者的原文应该也挺不好理解,或者说文笔太绕,太啰嗦。不多读几遍,甚至回看之前怎么写的,很难搞明白。即使觉得这句话搞明白了,但连在上下文里又不知所云的情况。这种译文很像我没有真的读懂就翻的东西。怀疑推荐的人,是不是看的是英文原文,而且对相关专业也不是纯外行。

没想到进入第六章,居然莫名顺畅起来,让人一度怀疑换了译者。不过,能顺畅阅读和理解的快感让人已顾不上探究翻译的问题。而且,第六章末尾作者引用一位葡萄牙哲学家费尔南多·佩索阿以不同笔名写作的事和创造的异名者的故事,来比喻炎症在人体内不时扮演不同角色的情况,文风非常不像一位严谨的医学研究人员的样貌,很是贴合封底推荐人夸奖他的写作“神秘又动人”的评语。阅读的兴致越发不可收拾。

这才有心情慨叹人类居然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认真处理、或是说比较注意到炎症这个潜伏的杀手如何在致命性疾病里作祟的鬼魅身影。还以为,我们今天认知和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早个百八十年就被人类认知了。而真正开始注意到它的那个人,那个在一百年前提出的想法,居然因为不是主流声音而生生被淹埋在时间的纸堆里。只是苦了这一百年来“枉死”的人。如果他的提议能早一些被重视,而不是被自负或刚愎自用的主流意见嗤之以鼻,那世界会有很多不同吧。当然,这些只能是我们这些现代人的怀想。

希望之后的文章还能继续这种引人入胜的写作质量,而译者也能继续好好地翻译。

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