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的结尾


最后这几集真是密度很大,不光安排的情节多,交待的非主角人物的故事也多。大概每个靠得上的边的人,都给安排了自己的小故事。猜想导演要是改写短篇小说,一定是个高手,说不准还能拿最佳短篇小说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要把一个故事讲清楚不一定需要很长的篇幅,短小精悍可以,而且还给观众留下了怀想空间。嗯!不枉我花的25元。
要说现在的剧,一般都有故意拉长的嫌疑,动辄35、40集。估计若没集数限制,都得拍个七八十集。中间拖沓、败了观者胃口的,不在少数。让人时长想起早年引进的那些墨西哥和巴西的剧,净被抱怨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像本剧结尾这几集的速度就挺好,一点没注水,还一直滚烫直至沸腾,有点目不暇给的味道。而且,也没影响故事的深度,还能让人联想和品味很多东西:上到朝堂政治,君心似海,下到人性莫测,没有绝对的非黑即白。更有每个人的丝滑转变,合情合理,顺理成章。通常,只一个眼神,几句台词,甚至是旁人的几句台词,就把背景和人物性格的转折交待得清清楚楚,甚是爽利,没多余废话和铺垫。好洗练!这种简洁高效的剧情,简直让我开始对短剧这个剧种开始产生兴趣了,要不,去找找导演的短剧看看....
对了,不少观众还在弹幕里谢谢导演给非主角人物加戏,表达大家对这种“另类”行为的激赏。都是升斗小民,总是做别人的配角和边缘人物,居然遇到能善待自己同类的人,有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和人生镜头,谁能不感动。
另:蓦然发现李昀锐的某个角度很像刚出道时的金城武,比如图片这种。其实他和金的正面并不像,不是一个类型。而且,金城武成熟的样貌早就“覆盖”掉他刚出道时青涩的面孔。那时的金城武也是眼睛偏细长型的,后来慢慢长开了,固定成大家现在对他样貌的印象
-
浓艳混血。但小林不是,小林的面部非常清秀和中式。也许让我形成错觉的,就是他俩相似的细长眼型。不过,小林这部前不太容易被关注,多少和面孔过于干净和清淡有关。这部剧一是宋墨人物的加持,二也要多谢谢造型师,让他的清淡变得不再寡淡,而且也没让他一直维持刚出场时带给人的一种金属机器人般的单薄和锐利感。真是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耐看。
Anyway。结尾几集,每个人都表现得蛮好,包括一直只是给出中规中矩作品的谭凯,这次都比较“沉浸”到角色里了。算是虎头豹尾的一部剧!
前一篇:南池子美术馆-點戏壹本
后一篇:想不明白的杨昭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