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艺小剧扯赵氏孤儿》

(2024-09-10 16:30:01)
人艺小剧扯赵氏孤儿》

看后一直有个困惑:为什么屠岸贾最后会止不住落泪。

散场时两个大妈在我后面一路惊叹他的落泪,觉得演得太好了。我专心去听她俩到底夸演员好在哪里,自己看不出深意是常事,听听别人意见是很好的补充。可这俩人却一路重复“演得真好!他流了那么多泪!”然后,就没了!.... 这也太....表面了吧。

他落泪的时候我也看到了,很是惊讶。确实很少看到舞台剧演员落泪的,最多眼含热泪;而他,泪不止一滴一滴的掉落,还在脸颊上留了两道泪痕。问题是剧情在那里没有什么感人的地方呀,这泪从何而来,又为哪般呢?真不是调侃,更没有暗讽,就是没搞明白。

演员班底虽年轻,但靓丽的外形、认真的态度、戏服良好的质感,简洁又有设计感的布景都明显强于同期其他小剧场作品。这些都让人欣喜。可ta们有个突出的“显眼包”: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总是不能保持一致。前者基本做到了专注和与剧情同步,但后者完全没有配合前者、更像支撑头部的一个道具。比如:几个演员抱婴儿的段落,面部是关切的、痛苦的、爱恋的、不舍的,但ta们的双手却“告诉”我:抱着的是个道具。因为手臂是虚的、没力道的、没紧绷感、没有指节用力的僵硬,胳膊的姿势没有回护弱小生命的感觉,没有就搂在自己怀里、不能让别人抢走它的“护食儿”感。就算没养过孩子,总有抱小动物的时刻,完全可以参考借鉴一下。ta们还一度把孩子放在了地上..... 怎么也该放在膝上,或单手抱、另一手做其它动作,或一开始就放置好婴儿篮,或....。反正,面对一个你会用亲生子性命换的恩公的孩子,你怎会轻易把它放到地上?!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会这样吧 .... 这些小地方多了,就让整个剧都变得不那么可信了。

Anyway, 穿插了这么多,无非想说一个看着怎么都算认真的作品怎么会有“不合时宜”的泪。到底是演员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感受如实传达给观众,还是作为观众的我没有体会到故事的感人之处。

既然想不明白就先放放。

剧里我最喜欢的一个表演,是王上的扮演者。他并不是主角,甚至在其他版本里王上这个角色都不会引起人注意,重点全在正邪两方的绝对代表上了。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别看他长得年轻但外形和台词的成熟度至少超越了这个团体的均值,甚至有可能达到了上限。他的表演的最大特点是连贯:很多演员说完一句台词可能表演就“停”了,观众的习惯也成了哪个演员说台词大家就转头看谁,下一个人说就再转头去看下一个。而这个演员没有随台词的结束停止自己的部分,还会用肢体、表情“衔接”其它演员的后续表演。所以,你能感到他一直都是戏里的那个人,自己好像和他的角色重叠,他听也是我听,他有表情也是我有表情,他有动作也是我的“正常反应”,他只是替代我站在舞台上“进入”那个角色。这感觉有点奇妙。

这个角色也是这个版本改编的一个重点 - 一个手操棋局的人。年轻刚继承王位时,内心混合了新手的自卑、跃跃欲试、尽早除掉老家伙们好自己说话算数的蓬勃野心,他相中代表老势力的赵盾的死对头-年富力强但又之前被压制在边疆的屠岸贾。他既利用他们之间的私怨,也利用屠岸贾被压抑多年,一心想展翅(或许也是趁着中年还有精力、体力和野心)最后一搏的屠岸贾除掉赵盾。随着事情的进展和他的成熟,他不能容下一个看着强大的下属,让其有功高震主的一天。于是,他再次出手(至少是推波助澜)程婴用孩子身世解密的疯狂,并把这个看似焦点的孩子从程婴和屠岸贾两人身边“顺顺溜溜”地剥离,也成了“救出”这个挣扎在矛盾心理的孩子的救世主,算一种从根上否定屠岸贾之前对赵家做的一切,似乎那恶人全是屠岸贾一人而已。所以,屠岸贾也成了一枚棋子,而下一个棋子就是赵盾的遗孤,不知道哪天会被他用起来再达成一个心愿。

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屠岸贾不流泪才怪,大概得满心悲凉吧。不过按这一版的剧本,他本来也只不过是为妻儿报仇才对付赵盾的,心愿早了。这一版中,赵盾是个保守、老派、严厉得不招人喜欢的角色,他的儿子是个纨绔、肆意的家伙,很难理解他的妻为什么要对他忠贞,也很难理解程婴为什么会冒死用自己的孩子替换赵家遗孤,这是忠心还是愚忠?

抑或,这世间也没那么多或那么绝对的正与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