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国栋与方协文


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这两个人物很相似。怎么说呢。
一直被骂的庄国栋其实被剧本安排得很明白,就像小时候被老师敲黑板说:“重点!注意啦!”。至少有两次,他明确“点题”,说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 那样被母亲批评为不努力、不上进、被母亲看不起的人。他一边怒父亲的不争气,一边又在潜意识里继承了父母中“强者”一方 - 母亲 -
的评判标准(拿到心仪的offer先通知母亲,这是潜意识里希望得到对方认可的意思)。更拧巴的是,他其实很烦感母亲的“刻薄”与“功利”。
这种童年的强大影响力自然在成年后成为他自己价值取舍的最高标准。看得出,“舍”掉玫瑰于他,是很难做的决定。但因为母亲的标准已build-in在他所有判断之上,他只能像一棵没法移动的树那样呆立在原地,动不了跑不掉,唯一的寄望是玫瑰来找他,他以为她的过来就可以解掉自己的困局。这其实是种深切的悲哀。但年轻的玫瑰体会不了他的境遇,体会不到他的“等”不是自大而是卑微。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不止年轻人),任何一种向对方的走近都是“投降”,都是处于下风,都是低等。他的说不出,也许是明白但不好意思说出口,也许是自己也不明晰。我们的表达能力往往滞后于我们的感知能力。
玫瑰虽然终是没有明白他的困局,但能在后来领悟到自己希望对方“过来”也是种自私,已经非常了不起。这点领悟远比一堆望着她的美丽容颜、只会叫神仙姐姐的观众不知“神仙”了多少等级。因为TA们只知道她的颜,看不到她真正的美好。要说,这次刘亦菲真的表演得太“恰当”了,她这次的自然、松弛、层次、细腻度都和角色很合拍,没有多,也没有少。不论是很小的片段,还是重场戏,她都一视同仁,至此才成就了玫瑰的美好形象。这美好不是正确,而是一步步向更美好进发的成长:充满勇气、愿意接受挑战、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为什么说方协文和庄国栋一样的。对于这个角色,剧本没有像庄国栋那个角色那样明示,但暗示了他强势又“算计”的母亲。不过,他这些背景似乎有点大振“父纲”的味道: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他的父亲,但依照他母亲的样貌,可以推想他的父亲,在家里的地位大概好不到哪儿去,而且母亲的“算计”也成为了他build-in的生存方式,那不过是家境有限,只能极力隐藏算计的心理和过程。他自然喜欢光亮的玫瑰,也蛮大胆地认为自己通过“算计”可以摘得玫瑰,余下的,自然是实施。
其实这种人挺常见,我们“弱小”的时候,无论面对父母、老师,还是上司,谁敢说我们没有心里的小盘算,只不过我们称自己“夹着尾巴做人”,还鼓励自己和自己的晚辈也这样,甚至上级想PUA下级的时候也用过这一手。无非是人性使然,其实,犯不上骂方协文。他不过是我们的缩影,但他还算有勇气追逐他的“梦”。当然,梦到手自然就不是梦了,连梦都不是,哪来的珍惜。
两个都被骂的人,一个被大家说居然放弃玫瑰代表的家庭与感情,一个被骂不珍惜已经放低身段的女神。可谁去管过这俩人真的内心需求是什么。其实,他俩有什么可被骂的呢,无非都是不对的人。你说这世上有没有对的人,肯定有,但多少,不知道,感觉,比例不大。但遇到不对的人的时候,你能像玫瑰那样真的努力尝试,增长智慧,果断放手吗?不能,就先看看《玫瑰的故事》吧。
前一篇:《来福大酒店》:童话真好!
后一篇:《玫瑰的故事》:重瓣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