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与处罚


最近两天很热闹,没想关注也注意到了。
刚刚看到老俞的决定,让人有点意外也觉得“还有得看哟”。故事本身目前的发展并没有让我有太多感受,倒是看到不少被推送的历史小视频。其中有一段,小董说他曾在卖苹果的时候因为讲了15分钟和苹果没有关系的莎士比亚而写了半年检讨。我不记得检讨是写给谁的
- 是给公司还是给平台 - 但这大概半年的时间长度有点惊到我。
就为这么个在喜欢他卖货风格的人看来有营养不流俗的分享行为被“罚”写了半年检讨?!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不是不是人而是机器?如果说这是个错误,只能说它是个破坏既有环境中既定规则的错误。应该不会有哪个公司或组织完全合法地做每一件点滴小事,在看不到的地方、在不太重要的时机,对不太重要的人、会制定一些更苛刻甚至更符合当前利益的规则或考核指标,毕竟谁出资谁声音大。若你看它不爽,有三个选择:
1) 坚持自己的路,只要没违法、没违反公序良俗,其它都不care (附加祈求好运降临,没人注意或没触发惩罚机制)
2) 离开这个组织,加入可能会更合法合规的团体
3) 努力获得足够的话语权或增长能力去改变规则或重新制定规则。
否则,那句俗话最适用 - 是龙你得盘着。
同样是做错事,近期看《三大队》里的程兵和他的同事们确实犯了个错误,而且是违反底线的错误 -
违法。也许他们的运气有点差,事情发生在要规范执法的进程中;再早一点,各方都还没对这个问题有觉醒、有关注、有要求,他们未必能因为这种行为被处以那么重的刑罚。从道理上,没什么可说的,该被处罚。虽然警察的身份令被处罚的角色变得很有戏剧冲突。从情理上,觉得很可惜。作为观众,非常能理解他们动手的起因:一是来源于王大勇在被问询时依旧嚣张和耍滑头的态度,二是他看见手机上女孩的照片后脸上泛起挑衅和恶心的狞笑,三是他前面的犯罪行为冲着一个14岁的小姑娘。这些瞬时就会让人联想到:如果放了他,将发生怎样可怕的事。我当时唯一的慨叹是:不知道有没有像《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里那样优秀的法医来为生者权,为死者言。毕竟王大勇在被抓前已经被群众一顿胖揍,而片子里三大队动作的时长非常短,短到我有点傻眼“就这样就造成了致命结果?!”
这么看下来,犯错误被罚的结果有很大的运气和时机的成分。“不打馋,不打懒,只打不长眼的”,这句老话蹦了出来。下面想的是,到底该随时保持警惕,兢兢业业地做事,还是率性一点,真出了事再后悔,毕竟有50%的概率可以不被发现不被处罚,
而且,一直坚持着,实在太困难了。这就得再说回程兵,他的坚持是对内心里那件警服的坚持。多难呀。虽然能用世上哪有轻松就可获得成就感来鼓励自己,但真正的考验是像他想软弱时都没人可让他一吐软弱的时刻。人是真的可能会蹦的。
他是怎么度过那一关的?我想不起来了。有时,可能就是机械地再向前走一步吧。
前一篇:《三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