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哥本哈根》:真是一出好戏!


太难得的一出好戏了!好到,准备明年再公演的时候去二刷。从来没有的事。
剧本扎实,故事起承转合自然,情节引人入胜。还有一点特别好,它没有陷在让观众单纯寻找答案的解谜快感里,而是不断抛出各种引人深思的悖论和难题,让观者在听台词的同时大脑跟着努力思考积极参与。如同自己作为两位主人公共同的朋友,真实参与到他们的对话里。因为是共同的朋友,所以才更充分地体会到他们各自的不易。他们的欲言又止,他们的沉默,他们的对谈,都让我们作为朋友感到心疼,产生想拥抱他们或拍拍他们肩膀的冲动。不说话,不是因为我们是观众不能说话,而是两个都是我的朋友,不知该怎么说才好。这种观剧的感受很少见。
我能感到这种情绪并非我一人独有,全场观众似乎都和我一样,从一开场就投入剧情,而不像其它剧那样需要warm-up、直到快结束才能沉浸进去。邻座的小伙儿甚至中间还偷偷抹眼泪,搞得我也放心大胆地抹起眼泪,而不是找假动作伪装。
三个演员的表演协调性很高,一看就是磨合得很好、表演很成熟的作品。和380元的票价相比,简直大大物超所值。特别是吴卫东,简直是个宝藏。我今天才知道他的名字,倒回去找他的从艺经历,居然一部戏都没看过......
虽然剧情没让我有什么分神的空,但仅有分神的那些零点几秒都是对这位大哥深厚台词功底的赞叹:吐字清楚就不说了,在保持很快语速的同时他居然巧妙地塞进些零点几几秒内的空挡,而这些空挡完美地划分了词组和句群,让听众非常容易理解台词的内容。不是只有英文分出句群容易理解,中文也一样。那些台词简直内化到他骨子里,相比《红色》里台词不入脑的既视感,他全身都是一个整体,都是那个叫玻尔的人。太牛了!
光头很容易让人感到匪气,但这位大哥的光头加上微深的肤色完全可以用器宇轩昂、气度不凡来形容,太富于男性魅力了!找到一些排练的片段,这位大哥笑得畅快和爽朗,惹人好感。
微微遗憾,人家现在当导演了,演戏应该不是主业 ...... 但愿明年他还能继续出演玻尔这个角色。
p.s.
1. 我居然写错人家名字,吴卫东,这下儿真记住了。
2.
睡前踏实看了点相关报道,突然发现,这个人我认得,看过他的片子,只不过当年他演的戏全不是我的偏好......
3.
同样带令人讨厌的手串,我却没有烦感他。想想,人活了一把年龄还看着挺敞亮,不过做深沉,没有经过磨砺地悲剧感,反而像被岁月打磨后放出光彩的钻石......
真好。
4. 苏州籍!?还以为是北方大汉。
前一篇:《涉过愤怒的海》:爱是什么
后一篇:《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