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杀》《装腔启示录》
它算是个好故事。好在哪里,我想,在精简的时长,在周冬雨的表演,在恰到好处地激发我各种念头、如潮涨潮落。去看其它人的影评,
没有遇到认同的,哪怕大部分或是至少有一部分极度认同的,所以打算自己写点什么。反正又不是考试,不用向他人交代标准答案;不是考状元,码点字符还要拼个文采华章;不是学术研讨,无需铺叠专业词汇和术语。
与我,它就是一个单纯好看的故事。
买票的动因是好奇女主到底如何脑洞大开追踪骗子到一个小城的。结果,人家就那么到了,你愿意纠结你自己纠结,但情节不等人。然后,本以为女主找不到骗子就只能打道回府,我甚至都想老天给了她个旅行社小老板是不是要在现实里补偿她。结果,当然不是,她有点执着地上山拜别菩萨,是不是还是内心有着小小的期待......
浦三好灵,即使没有碰到,却让她意外在山里的浓雾中听到那个让她盼望又心痛的声音。真是你想放弃都不行,老天不放过你呀。再然后,我惊讶于男主神奇的第六感,好像意识到面前这个怪异表情的女子和自己有关联。我真的很讶异呀,总不会又是一个另类的爱情故事吧.....
当然不会,我又想多了。因为之后我看到男主给伙伴猎物的照片,然后我“恍然”了!他一定也看到过女主的照片。哪有什么心电感应和第六感,他只是记起了她的面孔,他心虚于自己对她做的事!看,我是多么烂的编剧,简直被爱情小说洗了脑,思路甚是狭窄,就知道设计真爱桥段和浪子回头的场面。
无语。
我试图扳回一城:爱情还是太美好,好到我们即使理性认为它难以存在但又经常盼它出现,而且,最好别只出现在别人那里,请把自己也一并圈进去。这就是梦想,可能也有人叫它痴人说梦。他当然是个骗子,以骗术谋生,但他应该也把她当做过短暂让自己忘掉自己不堪的美好吧,那样美好的她来配自己才让他觉得自己也是美好的。他应该确曾想着她的样子让自己麻醉和沉进去,哪怕短暂。人没了梦想,就没了生活的希望。看他还是尽量维持一个体面的外在,想来也应该还没对生活彻底失望。
这么讲来,爱情是个至大的赌局,骗子其实也是赌徒。剧情后面各种所谓的反杀和你来我往,无非都是赌,只是赌的结果可能就是没办法相信了。这么想,简直比毒品还毒,动摇的是人与人信任的根基。即使他伏法,她还敢相信下一个吗?她需要多久重建信任的基石呢?.......
爱情还是门玄学,不以理性和逻辑为前提。这是刚从《装腔启示录》里听来的。BTW。我其实一直都有些不屑,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文学作品,就为着听上去可笑、让别人成为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直到听到关于烧仓房的片段,直到我听到刚才的那句话。前者让我瞬间有很大的、发自肺腑的悲伤,后者,让心顿了一下停留了一秒。这么看,烧仓房也不是上位者的专利,普罗大众都如此。我们既是某些人的上位者,也是某些人的下位者。
当然,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蔡文静的表演了。按书里的设定,女主是个25岁的年轻女子,入职场不足三年。那可不正是能被各种东西吸引,对各种所谓的腔调和高大上充满敬畏、仰视、追求的年龄段。但蔡文静顶着一张三十岁的轻熟女的脸,一看就是有人生阅历和见识的。这张面孔能出这些事的概率是不是该小了些?若换了林心姿那个演员的面孔,就合适多了。换而言之,就是小孩充大人的故事,大人要是装回去,也太考验演技了吧。其实故事听下来,作者的初衷还是挺对劲的。装这件事可真不分年龄、不论性别、无阶层差异和身份差。本质上,就是凸显自己的优势,掩盖自身劣势。这不又回到阿德勒讲的那些核心问题了吗,比较,优越感,自卑感......。
再说回电影。我其实一直担心女主不够坚定,情绪反复。她也确实如此。最让我担心的就是那“永恒”的十五分钟,它太长了,什么都可能发生。最后,当他终于伏法,我都顾不上看女主的反应了,就感觉自己也内心一片混沌,为女主难过,他即使入狱也抵消不了她的那些伤害呀。不过,感谢章宇不够帅,他的形象简直让我感觉这要是网恋肯定见光死呀,女主到底在纠结什么。要是换个在自己审美点上的男演员,我恐怕更纠结了吧......
致命的颜控。不过,这真是各花入各眼的事。我一直以为章宇只是这个片子的造型差点意思,让人看着脏兮兮的一撇胡,太难看了,他其它的造型还是清爽的。结果好死不死,看到一个,
应该是他的粉丝,发的组图,基本全是小胡子造型,稍有差异而已!我是哪根脑筋不清,认为他以前都是清爽造型、还算有魅力的呢!?.....
前一篇:《批哥3》一公
后一篇:《威尼斯惊魂夜》:妙在惊魂二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