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台词毁了的《深渊》


被广告成功推销的结果,是我买了票,怀揣很大的好奇去看戏。评语也写得太好、太玄妙了。外加悬疑故事的剧情,自然吊起了胃口。
一开场,使用现场摄像的方式展示剧作虽然不新鲜,但也算有趣。而且能这么大量的使用,倒是第一次见。开局算是不错。但,后来,感觉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盯着现场屏幕看完的,这就有点让人感觉怪怪的,而且还顺道开了个小差,想这到底是看戏还是看电影。如果是看戏,为了看到那些室内场景的东西,又没有打破横在观众和演员中间的墙,观众是非得看现场屏幕的;若说是看电影,这屏幕也太小了,而且,演员毕竟是演话剧的路数,虽然摄像和演员都努力在这一部分靠近电影,但还是有话剧的痕迹。毕竟是出话剧。使用现场实时摄像的方式确实很有创意,但如何能兼顾表演方式的特点,看来还要走不少路。
但看过全剧,觉得整体感觉不太舒服,最后还是靠自己“恍然大悟”才搞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原来是西德尼谢尔顿那本小说的故事内核 -
一个分裂出不同人格的凶手实施了杀人。但前面95%以上的剧情里,我都看得莫名其妙,甚至在至少三分之二的剧情里打着不同程度的瞌睡。这票价好不值。想了半天,发现是全台演员操着川普的缘故。以前我没觉得方言会这么影响我的理解,这下终于遇到实证了。
一下子调动起自己当年看原版《战马》的悲惨记忆。但那毕竟是非母语的英语、法语、德语的混炖闹的,这次怎么说也是母语呀......
让人哭笑不得。如果不用川普,改用普通话如何?确实少了地域特色.....
要是使用现场字幕呢?好像现场看话剧真没有这种处置方式。
好头疼!
前一篇:塔罗里认识的那些朋友
后一篇:当买到难吃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