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爱孩子一样爱自己

这感想来自最近看的一段文章,《父母存在的意义》。读完一段,想一想,是这么回事,大差不差,或者即使没这么想过,但若能这样也不错嘛。然后,再读一段,再想一想,再读一段。只这短短的三段,读起来时间不长,但心像被一块舒适又宽厚的地毯托着,踏实而安全。我突然意识到,可能对自己最苛刻的,大概就是自己了。
每一段前半句的担心,虽然是担心,但也是给自己套上的枷锁,让人惶恐,腿一软瘫坐在地上,身形像变成了侏儒,被所有人俯视。而俯视“我”的,也正是“我”自己
........
当然希望此时有一对让人感到安全的父母跳到我们身边。他们会蹲下来,和我平视,面带微笑,轻声但坚定地和我说话,然后拍拍我的肩或给我一个温暖的抱抱。时间不用太长,只要能让我感到那透过肌肤传来的温度和皮肤细腻的触感就足够了。
但让我安全的父母怎可能随叫随到?连哈利波特也办不到,那恐怕能让自己感到安全的,就 .........
只有自己了。我能做到吗?似乎可以试试 ....
因为那每段的后半段不正是自己的期待吗?那是我真正的、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别人的!我要做的只是看着自己心里那个小孩,以给予者的身份,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需求说出来。
我试着在脑海中模拟这场景........
我能看到,自己气定神闲地说出这些话,我试图理出给这气定神闲底气的潜台词:天没塌下来;即使天会塌下来,起码这会儿没有;已经发生的,和人生经历过的大事比,不是最糟的一个;即将出现的,也不一定是灭顶之灾;事情的走向无非最好和最坏两种;这好坏之间,还有一个空间存在,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下尽量向最好的那条线靠近,这样,最坏的结果可能就不会出现了
......。
作为听众的我,能感到安全是因为此时此刻有一个熟悉的人陪在身边,ta没有拿他人或世俗的标准评价自己,没有故意回避或强调什么,TA只是无理由地爱着自己,非常笃定地相信自己,而自己也不用分心分气力先想着如何向ta交代,如何抗辩,所有的力气都可以省下来用来“对付”未来
...........
是的,就是这样。若能像爱孩子一样爱自己,那至少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坚强的后盾和最可信赖的朋友。哪怕最后,就只有这一个,那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