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没法解释的热搜


今天,他因为一条写在2020年的句子上了热搜:"我要演一条欧巴养的喝狼奶长大的狗”。缩写这个句子就成了“我要演一条狗”。一个人,演一条狗?.......
味道有点怪,不太像啥好的意思...... 再看修饰的部分,“欧巴养的”,“喝狼奶长大的”.......
怎么感觉味道更怪了,应该不是网友回复的:“这是能看的吗”的那种“不能看”,而是另一种“不能看”吧。这可能是一条发泄的句子。
今天,还恰巧看了他在《狂飙》结束时发的那封长信,和角色告别的信。信写得坦白,出人意料,他说他要向过去两年演的角色道歉,原因是他觉得那时他抱持的理念是“不创作也可以生存”,“只要做‘明星‘就好”。
看得出他不认可这些观点,不认可到就想找个机会把它们曝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再狠狠来顿“鞭尸”。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兴奋得他有点疯狂和不计代价。毕竟,那两年演的角色最终还是会面对观众,到时候做宣传该怎么办。但他不想管那么多了,毕竟受这些想法欺负太久,终于可以把这口鸟气给吐出来了。
今天,依旧是同一天,看到导演说高启盛这个角色是贴着他写的。难怪他呈现得那么好,只有角色和演员的某些特质重合,才容易呈现较完美的结果,因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本为他高兴,遇到那么适合自己的角色,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本领,而且展示后还得到大众认可,多难得。但我似乎突然在他压抑不住的兴奋里看到了阿盛的影子,有点疯魔的味道。可以感觉到他不太认为选择是自己做的,他只认为他是迫不得已被压着做了他不喜欢或不认可的事。但其实,这就是他的选择。
如果没有这个剧和这个角色,他应该依旧一边不认可着,一边做着,心里纠结和拧巴。但幸运的是,老天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看到坚持的正向结果,帮他重新选择自己认可的那条路。我不知道这种短时的刺激能延续多久,这样的剧和剧组应该不太常见,那个时候他还能自己主动选择“坚持”吗?
我们自己也是,选择是不易做出的,坚持是不易持久的。当全世界都笑话我们的坚持,甚至踏上一只脚在我们的头上把它碾压在地面上的时候,是否还有勇气选择想做的,有能力坚持它,有智慧随时纠偏呢?
因为这样做的不易,我们才会对所有能做到的人,心生敬意,心向往之。安欣的一头白发对观众而言,只是镜头的切换,但对这个人物来说,是无数没有同伴和老天眷顾的日子里的反复纠结后还能自己选择坚持的困难。有个观众说,剧里对这个部分的描写太少了,还真是呀。想到一句小说里的词:碧海青天夜夜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佛经里那一上来就上万遍反复折磨的各种痛苦,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就此而言,最终能真的成佛,当然是极少数,但人家就是真deserve呀。
要不要选择它?看你的心智了。
最后,依旧为小玎感到幸运,希望他能坚持得长一点。
后一篇:风再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