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个天吧


最近看了几档综艺节目,很巧,其中都有小范围聊天的部分,三五个人,吃顿饭或就是客厅里聊聊,都很好,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很近,不用扯着脖子大声说话,有不同意见说出来,也是安全的,无伤大雅的,不会动气的。谈天的内容既是自然流淌出来的,总会夹着一些意外惊喜,尤其碰到知音或有相同经历的人。插一嘴,黑天和聊天很般配,要不怎么有围炉夜话一词呢。
先是offer
4里金子那组,还没有那个不招人喜欢的家伙加入时,四个可爱的小朋友凑在一起吃火锅,聊到每个人是怎么开始喜欢上建筑学的,发现大家都有用椅子和被子搭避难所的童年经历,居然都喜欢里面围住的那种私密和温暖的安全氛围。这令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哄着自己玩儿的方式是做小衣服,都是非常简陋的款式,还需要自行脑补细节,唯一真实的是花花绿绿的各色布头,现在还存着,给了我很多想象空间。做出来还不算完,乐趣在于搭配,在于为想象出来的各种情景选择适合的衣服。只是,我的爱好没有最后成为我的专业,或者功利点说,没有成为谋生的手段,只是纯粹的爱好。若能像这些孩子一样,兼顾爱好与谋生该有多棒。虽然他们的聊天引起我的怅然,但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快乐,毕竟,能一直保有一份爱好,让时间“流淌”得舒适惬意是种很棒的经历。
聊天除了一群人,听一个好的诉说者讲述故事也像说的人与听众聊天。李艾是一个好的讲述者,昨天听到她讲自己前一段时间阳了的经历。令人动容的是她在讲到意外发现自己阳了之后一边高烧一边大哭的经历,因为她很担心自己的病影响周围的人。除了造成工作的不便和损失,更担心传染给别人。听到的那一刻我竟也眼眶热了一下,仿佛看到一个小孩,知道因为自己的问题令别人受苦而特别难受的画面,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比自己受了罪还心疼,会哭到喘不了气,真得难过!
聊天,从一个快乐的场景聊到一个悲伤的场景。
再说一个从悲伤到快乐的过程吧。一直记得琼瑶小说里写过的一句话,大意是人和人若要遇到,就都不是平行线,而是交叉线,且一旦交汇过,就会越分越远。这算是一个悲观的描述吧,但我一直挺认同。直到,为了追剧听惊蛰的小说,听到陈山表述他和张离要长相厮守的决心时说到,他坚信即使两个道岔会分开,也一定要把那道岔给掰过去,让两条铁轨一直平行走下去。听到这里我真愣了半秒,因为我能辨出那句子不是临时起意的甜言蜜语,而是一派顶天立地大男人的宣言,充满了坚定和霸气。看,还是要看小说,否则,影视化之后可能会缩水很多东西,错过多可惜。最主要的是,这是个新的角度,虽然有点理想化,但它是一种有力量、有力度的理想化,是如果连点理想和希望都没有还活什么的豪气。喜欢!
最后,平静一下,说个悲伤的故事。看到一个讲屈原生平的故事。一直觉得他就是个文人,没想到还是个大政治家,游说各国和楚国一起对抗秦国,还挺成功的。问题是,这种也算善于搞政治的人,居然面对一帮子要算计他的小人,却如同职场小白一般白痴,颇有束手就擒的感觉。不禁问,怎么手腕这件本事在他那里不是走全通路的,只走一半路径?真不知该怎么形容他,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有点像个笑话。唉。
突然又想添一笔。人不该太贪心,不该什么都想要,因为最后一定什么都要不到,且连原来的内心平静也没了,徒剩内心一片荒芜的疲累感和茫然,如泄了气的皮球般颓然跌坐到地上,身下一片冰冷彻骨。这苦,是自己作的。
前一篇:《惊蛰》,幸好没有错过你
后一篇:in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