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我

(2022-10-23 09:16:49)
像我

有朋再次出来是开始拍了一些电影,不算极致的好,但在预期一个偶像剧演员转型做导演能做出啥的思维基础上,那些作品绝对可以接近90分,这是实际与预期巨大gap造成的好感。

他参加批哥的举动有点令人意外,好好的导演做着,又不像这个节目里的其他人,差不多都等着节目来起死回生。也许,是我对他做导演的现状有高估,也许,当然,一定是有他自己的考量,一些我们这种“边缘人”无法探知和验证的东西。

再往后发现,这家伙好像我!..... 是的,像我,而不是......我像他...... 

年轻时,他是团体里最软萌的存在,可爱、单纯,圆乎乎、毛茸茸。像我。从小就知道要和小朋友们搞好关系,否则不知道哪天突如其来的“背叛”会降临到我身上,四顾茫茫,举目无依。我是刻意的,他,我当然不知道,只知道表象上,我们都是看着很人畜无害的样子,同时又有礼貌有规矩。

学习好,是我们吸引八方朋友的标签,至少我们自己这样认为,至少家长们听说自己的孩子和一个学习好的孩子在一起,反对会明显减少,至少老师们会对我们偶尔上课偷看课外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会儿的"学习好"和现在的“学霸”,在语言色彩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前者听着就有种温良恭俭的温柔味道,后者一听就很霸道很sharp,锋利得像把刀,寒光凛凛。那时,学习好没让我们觉得有啥好骄傲的,负面影响倒是有点潜移默化,自尊心强,自己都不好意思成绩突然不好或哪怕有点下滑。后来,在我的第一位老板的解读中,她认为这是一个人的potential所在:一个有羞耻心、进取心的人,未来一定做得不会太差,是能放入可学可教的那类人里的。事实应该是验证了她的观点。虽然,我知道自己的努力还是有点表面功夫的味道,真正的努力次数其实很少,大多数只是完成“努力”的表面功夫,比如: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安静听讲,考试绝不作弊 ..... 其他,没了。我不知道有朋如何,反正,我是一个从来不做预习和复习的人,可能也是因为不知道这两件事到底要做啥......

在那个年代,群众基础好还是比较重要的,似乎在哪里都是。也许,它的潜台词也是融入众人,说泯然众人有点负面,因为后者意味着江郎才尽,都无才了,谁还会需要你(这逻辑思路,好深远)。

这种core的影响下,明明不是成绩(专业技术)最强的我们,反而是最受喜欢的一类人。嗯,那时我们很想被很多人喜欢,不像现在,希望更有个性。他也是,在当时一众小粉丝没啥理性和审美的时候,他也是团体里最受喜欢的,论跳、论唱,都是其他队友的优长。这点我也有点意外,但当时我没有想到的事,我也是那不是专长最突出的,成绩吧,确实排前面,但从来没拿过第一,无论什么范畴;论才艺吧,都喜欢,都学点儿,可都不愿意花时间精进。(突然发现,若想招人喜欢,不要做金字塔顶尖的人,只要处在偏向top的位置就好;若有一天生突然生发出登顶的心,那就不要再贪心得到“大众”的喜欢。我应该早点想到这点,然后做好选择,就不用纠结了)

有朋的这次,真是展现了一个学霸而不是好学生的样貌,不论表面怎么嘻嘻哈哈,都掩不住内心对胜负、对更好的渴望与追求。也许是那些年的低谷激发了他的生存欲望,好,不是锦上添花,是生存底线,自尊的基准线。这点,像我。当然,他的落差肯定比我大得多,激发出的反弹也肯定比我高得多,但原理是一样的。

看着节目里的他,如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时不常就会发出“好像!”“好像!”的呼声。作为一个以身边人为镜子、观照自己、学习改进的人,我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镜子。我的想象力如此缺乏,以致不是visible的东西,就不知道错在哪里或是对在哪里。他就像为我竖起一面镜子,让我知道原来哪里会让人产生正向情绪,哪里让人产生负面情绪,能让我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包括他所有的演出。必须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一个舞台让人惊艳,不对,有一个,就一个!就是那个回廊里的故事,那是一个充分发挥他专业和专业圈里审美的作品,足以证明他在导演的这个圈子里是真有一定水准的。除了那个,其他的,都宛如用了别人以为他OK其实就他的专业水准来说并不OK的那些唱跳。

跑了,再说回镜子这件事。有努力,也有用力过猛,有人前大家夸奖他有责任心,也有背后被人说他push太狠在他那组很辛苦。他展示的,是一个努力弥补天赋不足,努力寻找自己可能的生存空间,用受过理性教育的学术大脑弥补天赋不足的人的样貌。这点,很像我。当年隔壁做PR的老板要挖我,受宠若惊之余深深怀疑自己的理科思维咋适合做公关,后来发现,那个工作中的很多部分是有科学理论和方法完成的,并不只是表面认为的非常“虚”的人际关系这种。若是那时候转行,未必不能做得好,况且,弥补不了天赋的部分,我也一定能找到通过“理性”学习分析可以拓展的空间。连最感性的艺术类学习里都充满了理性大脑的分析把控,何况这个。

当然,天赋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们眼中是天赋高者定下的paramount,空灵、清透、美丽、仙气飘飘;我们身边是被天赋所限的泥沼,一地鸡毛、遍地垃圾、鸡零狗碎。太向往那美好。只能奋力、奋力地爬。当然,别人可能视我们的沼泽为美丽的湿地公园,地球之肺、物种多样化的天堂,TA们也奋力、奋力地游向我们,但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都是向自己喜欢的地方努力的众生。

有朋,自认为的同类,很高兴能看到一个类似自己的样本出现。也许我不能像当年那样喜欢他,但我能以亲近的感受关注他,回望自己。真好。

对了,他似乎比以前坦率了,这点也方便我快速找到那些能让彼此人生有链接的点。喜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