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真实一只好看的青花,据说这种器型叫橄榄瓶,名字很美,线条流畅得如同体态婀娜的美人,灵动不失典雅。想来达到这个效果的,是因为青花的线条是随着器型走的。看不出它的年代,不管是不是古物,就是想把它留下来。
说到这个法字,以前总被我忽略,因为容易把它和法律一词挂钩,自然少了趣味,多了严肃和严谨。最近看《书法课》,一直提到取法乎上,又不断地讲各种古贴中的“法”,这才开始认真看看它,感觉到一种道理、真意、内涵的味道。这时候的“法”字已经有点术的味道在了。谁不喜欢,有点《功夫熊猫》里乌龟大师的样子,亲近而令人尊重。
说到取法乎上,老师一直提到临摹各种碑和帖,至为有名的当属兰亭序、寒食帖之类。兰亭序是之前看《故宫的风花雪月》时了解到的,那会儿我没从书法的角度去看它,只是被作者的描述和感慨牵引着。现在看来,实在没觉得这个“大家”从好看的角度好在哪里。从我有限的知识导致的纯直觉偏好看来,这篇文章的书写有点......乱,脏乎乎的,虽然我逼着自己看完整体再看单字,但依旧还是那个看法。至于《寒食帖》,被称为是人生低谷的呈现。实话,那份“凌乱美”也令我欣赏不来,更不要提去临摹它。
最近看一些展中放出的字画,能让我一见钟情的,居然是幅禅师的作品,有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动。其实,连字还没认全,内容都还没读懂,就是觉得让人牵引着,想走近它。
后一篇:偏门孟阿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