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为了减少睡前看手机,我突发奇想,把自己的日记找出来作为睡前读物。喔,这一读才发现,居然有那么多事我都不记得了!有那么多人,我居然连长相都想不起来了!这是该感谢日记吗?
最后一则日记是2014年,都快10年了;最早的一篇是2002年,20年了!喔,好久远的事,久到那些当时写起来一定有很多情绪的文字,现在却一点也激不起我的兴趣。真得有那么一刻,觉得留着也没有意思。但动手扔的决心还是有点难下,没有明确的为什么。那就先放着吧。
看着一字一字码出来的几大本,只有一点点感慨,字体变化很小。难不成这么多年我就没进步?按说字的成熟度和人的成熟度一致呀,自认为人进步了很多,咋字没有呢。也许,我的进步都在2014年之后。:-P
不过眼前倒真有个不思进取的老人家,想写她好久了,是位研究红学的老奶奶。按她自己说的,87年红楼梦拍的时候她就已经和被咨询这件事挂钩了。本来期待一位像陈立老师那样老而弥坚充满智慧的老人家,结果赶上一个似乎还定格在80年代、俯视家长里短又逃不出筒子楼的老人家,高不出个出尘的悲悯,低不就个朴实的人间烟火。两者都是美好的,向善的,没了它们,说的话就一股酸腐气了。但我居然一面腹诽,一面每天坚持听她的解读。虽然我知道那是因为它不费脑子,即使走在外面噪音比较大的环境里,一段听不清也不可惜,但我还是对自己没有彻底将它从我的列表中驱除而对自己“怒其不争”。
不过,我倒也找出一桩听它的好处:可在听的同时检讨、提醒自己千万别成这种倚老卖老、不思进取的人。像照风月宝鉴的意思,要记住这种不可爱的老人的样子,平时想找这种典型还难呢。不过,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到底人年纪大了,是还要出来“贡献”刷存在感,还是该安静待在一个地方不要丢人现眼。写出来,自然答案也出来了,该好好进步。
说到这个,让我想起早上看到林糊糊老师说生活里的美这件事。引起我共鸣的是,真得,越对美这件事喜欢,越花钱少,因为能达到自己觉得美的标准的东西少了,而自己不想折中或委屈自己接受自认为不美的事。本来我还在想,是不是钱不够,美的东西很贵,但林老师的经济状况肯定比我好,她能这样说,我觉得确实不是钱的问题。活的好,活的美,需要保持标准,需要不断的学习。对!前面说的这位奶奶就是不够美,因为还抱着老旧的观念。不是老了就不美,而是没有进步就不美。
对了!坚持和固执不是一回事!前者,美,后者,不。
看,爱漂亮这件事,真得很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