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2015-10-17 22:07:18)
标签:

电视剧琅琊榜

侯鸿亮

胡歌

王凯

娱乐

分类: 影视评论

请原谅我的食言,说好了人物评,却依然在此徘徊,一心只愿这绕梁的余音,能散去得慢些、再慢些。在彻底解除了时间上的压力之后,这般痴情的缠绵,想必你们也不会怪我。因此,今夜,就让我们重新回还未走远的光影瞬间,细细盘点一下《琅琊榜》那些瞬间触动泪点的台词细节,让泪腺的失陷,成为心灵的又一次涤荡吧。

 

TOP 15  53集: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他,曾经是大梁国最优秀的王子,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一代贤王。他,终其一生的愿望就是要整肃朝纲、激浊扬清、为生民立命。他,也是七万忠魂、血流成河的梅岭赤焰冤案的起因。电视剧中,有无数和他相关的铺垫,但他却依然是一个无人能望及项背的巨大背影。唯有这生命寂灭处的一个镜头和一句话留下。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所谓虎毒不食子,在惨绝人寰的父屠子的背景下,那是一种极致的悲凉。它,道尽了儿子的委屈、哀痛、悲愤和绝望。是的,是绝望,绝望于此时此刻终于知晓的父亲的心!绝望于在“子知父之后,不是能不能求生的问题,而是不屑于求生。一身傲骨,在父亲大错铸成之际,七万亡魂之上的苟活,是灵魂和肉体都无法承载之重啊!父不知子,梁帝,他始终都是想错了儿子、猜错了儿子。之前,错疑他结党谋逆,之后,等不来他片言只语的软话求情。但这样的不知,难道不是人世间最大的讽刺悲哀吗?父与子,血脉相连、舐犊情深,难道不应该是普天下最可相知、最可信任、最可依靠、最牢不可破的关系?又是怎样一种巍巍皇权之下的扭曲和迷失才铸就了这样的不知啊?

 

唯一的安慰就是这祁王的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成就了今日萧景琰的父不知子,子却知父,“我不会像祁王一样……“,景琰对父亲的薄情寡义、猜疑狠绝有了充分的准备,这也使他终于能从大哥硕大的背影里走出,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TOP149集:别动,他生前最不喜欢陌生人碰他的东西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靖王府,青砖黛瓦、庭院如旧。只是阶前的他,渡尽千劫归来,却早已不复当日的他。策马疆场时,曾和他相伴的长弓,也该是他无言的故交挚友吧?但此刻他竟连碰一碰的资格都没有!

 

他从一开始,就不想让景琰知道他就是林殊,如果可能,这个秘密他会保有一辈子。理智上,他希望景琰把他看成是陌生人,而且是从心眼里排斥、忌讳、厌恶的那种陌生人,因为只有这样,景琰才没有顾忌、不生牵挂、不会心痛、无需亏欠。


但当自己在有关自己的记忆里真的成为陌生人之时,情感上,还有比这更酸涩的伤痛吗?萧景琰对林殊的过往越是珍藏、越是呵护,就越是把梅长苏推到记忆的反面。“客从何处来的凄凉伤感怕也越是汹涌地席卷而来吧?可他又必需努力让自己挣扎而出,承受景琰礼貌的生疏,只是本已伤痕累累的心,又添上了一道细长的口子。

 

TOP13 53集:朕抱过你,带你骑过马,陪你放过风筝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养居殿梁帝和梅长苏对话之后,掩盖在皇权尊严光环之下的卑鄙、龌蹉、自私、贪婪、狭隘,在梅长苏义正辞严的犀利、坦荡、磊落之下无所遁形。自知大势已去、已无法阻挡萧景琰和梅长苏翻案脚步的大梁皇帝,跪倒尘埃,对着梅长苏昂然决绝离去的背影,朕抱过你,带你骑过马,陪你放过风筝,你可还记得?

 

这是一幅曾经多么美好、温馨的图景啊!林殊,他的父亲,曾是一力扶持他登上皇位的最好的兄弟;他,是他嫡亲的亲外甥,他还是整个金陵皇城、甚至是整个大梁最明亮夺目的少年;他,曾是他的骄傲、曾是他心头如此真实的钟爱吗?但当屠杀的刀晃晃举起,当金殿清除复活 “余孽”的毒酒赐下,这个舅舅、这个皇帝,可曾想起过当初怀中的温暖、马背上的厮磨、风筝下的一路欢笑吗?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追逐着美丽炫目的梦幻泡影而去,却不知道人生有比权利、地位、名誉、财富要重要得多的东西?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等到黄粱梦醒、一无所有时才想起要去从那些我们曾经拥有、却又被自己弃如敝屣的骨肉亲情、兄弟友爱以及相濡以沫的感情中去寻找慰藉?

 

可是宽恕并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因为有些错、有些罪,早就超越了底线,根本无法救赎,更何况说这些话的人也从未想过要自我救赎。毫无追悔之痛的煽情如果能换回对林氏满门及七万忠魂的血海深仇的宽恕,那宽恕也未免太廉价!因此,梁帝的这句话,更像一个色厉内荏、失道寡助的皇上在恐惧和孱弱中拼命想要捞起的一根稻草而已。但它却又像一柄锋利的刀,随着一字字一句句,一分一厘地拖过梅长苏的心坎,在痛恨、厌恶、鄙视之外,又将回不去了的主题词构成这一刻滴血的痛!

 

TOP12  34集:如果这次不帮他们,日后有何颜面去见那些九泉之下的故友?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言侯。

 

他说,他不关心党争、也不参与党争。他说,他不喜欢苏先生,因为诡谲,因为哪怕他就在你面前,你却看不透他。但他却决定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一次都要帮他。

 

他说,明知是陷阱,是虎狼之穴,可是仍然要闯,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然要去救,如此愚蠢,却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

 

这一刻,他虽然还看不清他们,苏先生和萧景琰。他虽然还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牵挂着的故友,其实也在他们的心头,沉甸甸的。但是,却有一种从铁血男儿骨髓中散发出来的豪情侠气已经将他们牢牢地凝结在一起,惺惺相惜。愚蠢的,岂只是靖王和梅长苏?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选择里,显现的方是英雄本色、男儿豪迈!而他,虽然在对朝局的绝望里,闲云野鹤、老了岁月,但那份赤子之心可曾有过半点的更改?但闻风雷动,宝剑匣中鸣。依稀恍惚中,还是三十七年前那个孤独的挺拔背影,一步步气吞山河地向敌营走去,“手执王杖栉节,绢衣素冠穿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退”。

 

有一种泪,属于壮怀激烈,为了英雄不死!侠义不死!豪情不死!

 

TOP 11  23集:我想小殊了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天牢听到谢玉和梅长苏的谈话后,真相,第一次在景琰面前露出了狰狞的面目。13年前,当他从东海回来,一切早已尘埃落定。他只能悲愤又无奈地接受天地变色、人事全非的结果。13年来,凭着一己之孤愤和信赖执着,他坚持为皇长兄、为林帅、为小殊抱屈,但真相到底是什么?他苦苦追寻过、追问过、设想过,但如论再怎么假想,可能都不如今天听闻的那般来得惨烈,虽然那还只是真相之冰山一角。

 

在景琰的心中,对于那个这辈子唯一的挚友林殊而言,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站在你怎么也够不到的地方,大约也是深插在心中的一柄锋利刀刃,每一次想起,心,就在摩擦中鲜血淋漓地绞痛。

 

每一次最伤心、最软弱、需要舔伤口时,他都会去找母亲,那是他,一个早已习惯了被忽视、被冷落、被淡漠的王子,心底唯一的温暖和慰藉。但是,面对着母亲殷殷的关怀,他又一时无法将真相和盘托出。我想小殊了……”那样一种情感的震荡啊,为不知道当初小殊经历了怎么样的惨痛而痛;为小殊曾经承受的绝望无援而后悔;为至今无法为小殊做任何事而自责。

 

我想小殊了……“,最简单、最直白之中却激荡着最深厚的兄弟情,就在这一刻穿透我的肺腑。

 

TOP10  24集:苏哥哥的太奶奶走了,她没等到我回去看她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上)

高堂明镜悲白发,人生,总免不了有一种痛,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因为无论你曾经做了多么多,但你的回报相较于你曾经得到的,总是难及万一。因此,人生的这一种告别,总是充满了痛和遗憾。更何况是他,梅长苏。13年前的那一场风云突变,他失去了的资格,也失去了机会可以承欢膝下。


开篇第二集,太皇太后召见的情节段落,其催泪弹的功能始终要等到第24集才能完全发挥。太奶奶如此亲切地召唤他走到近前;太奶奶就这样仔细地端详着他、满怀关切和疼爱,小殊,你瘦了;太奶奶清晰地记着他最爱吃的点心,太奶奶还记挂着他和霓凰的婚事。于是,他知道,不仅仅是他的心里有太奶奶,这个薄情冷漠的皇宫中,唯一最慈祥、最温和、最心疼他、宠溺他的太奶奶。在太奶奶的心里,小殊,更是一天都没有从这世界上离开和消失过。

 

因此,终于能有那么一天,可以堂堂皇皇地站到太奶奶面前,告诉她,你最钟爱的小殊是真的回到你身边了,竟也成了他心头沉甸甸的、最温暖、又是最忐忑的希望。对于梅长苏,这样一个时时被死神的黑袍所笼罩的人而言,时不我待怕也就是那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是怕自己没有时间完成心愿,就是怕太奶奶没有时间等到我完成心愿。

 

二十七响金钟,宛若二十七把铜锤,锤锤都砸在梅长苏的心底。怎么能不泣血啊?那是希望的破碎、是爱的破碎、是仅剩的亲情的破碎。

 

“苏哥哥的太奶奶走了,她等不到我回去看她“,在那样一种等不及的痛把他深深包围他的这一刻,冰寒透骨,心字成灰。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