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云和青山的记忆――《上海》段奕宏、吴秀波精彩戏之回望(二)

(2010-12-28 12:19:57)
标签:

《上海

上海》

段奕宏

刘恭正

吴秀波

毛卫宁

杂谈

分类: 影视评论

白云和青山的记忆――《上海》段奕宏、吴秀波精彩戏之回望(二)

白云:段奕宏

 

回望场景之一:第15集之大世界员工告别演讲

 

大世界向员工致告别辞的那段,我竟反反复复看了好几编。那是从导演策划、摄影、表演、配乐结合得堪称完美的一段戏。导演选择的拍摄角度有些特殊,从上往下俯拍中心人物演讲,比较少见,因为那会使摄影画面的中心人物,显得渺小。但此处导演却别出心裁地用了这样一个拍摄角度,不仅是符合场面的需要,而且对画面中心――刘恭正营造出一种潜在的压迫力。而这场戏,段奕宏真正精彩之处,却在于他生生营造出了一种气势,逆势而上。画面中心向员工做着告别演讲的刘恭正,虽然内心波涛汹涌,但段奕宏展示出来的却是神定气闲,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怨自艾,他真诚、感恩、洒脱、淡定,彷佛是个被暂时换下场的斗士,充满着无所不可再战的气势。于是,在这般原本应该沉重的场合,段段的表演竟是灿烂和振奋的,彷佛蕴涵着无穷的力量,穿越过情节段落的压抑,穿越过镜头画面构图上的压迫力,当灿烂在荧屏上绽放的那刻,这场戏早就出离了悲伤,走向了慷慨和壮烈!

 

回望场景之二:第17集之招募管家

 

这个情节段落中,段段以一句“牢我也坐了,欠你的债是否可以抵消啊?”开场,妙得不是台词本身,而是段段处理台词的方法。他很明显地刻意放慢了节奏,表现出字斟句酌的思考、些微的踌躇犹豫和试探;那语气不是硬,也不是软,竟是像做错事的孩子,仗着被人宠溺而些许无赖、些许撒娇般地讨价还价。这样的语气语调节奏,是我做梦都不会想到的!大跌眼睛之余又忍不住狂喜,因为回味过来后,我琢磨了无数次,都找不到更合理、更出色的方法,可以比段奕宏的“发明”更精彩!于是,又为段段在这个刘少身上所花的心血和心思而深深叹服和感动,讲究细节至此,段段真的成长了!于是,两冤家间这段“招募管家”讨价还价的谈判,在段奕宏的精彩演绎下,妙趣横生。一个精明睿智的上海男人,在落魄到几乎走投无路之际,面对着情人兼“仇人”,以一点点孩子气般的耍赖、强词夺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自己替自己找到了落场势,掩饰了窘,也保留了面子和尊严。

 

回望场景之三:第25集之收听新闻

 

其实段奕宏在《上》剧中精彩的表演段落很多很多,而这一段绝对不是特别“醒目”的,但将它选在这儿,是因为从中显现出来的、段段表演上的想象力,让我深刻的惊喜。画面中的刘恭正,认真地倾听着电台有关战报的新闻,连回答如冰的问题,都带着些心不在焉和敷衍的味道。听到紧要处,抬手阻止如冰说话,消息振奋时,极用力、极干脆地一挥手,大吼一声“好样的!”,而听到日军围攻四行仓库(达鹏正守卫着四行仓库)、仓库遭重创时,只见远景景别中的刘恭正,侧着身、略略佝偻的身子、凝神静气地伫在收音机前,静默,仅仅是片刻但又彷佛很长很长的凝固,蓦然,像是被一口凉气呛着了一般,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彷佛从心肺胸腹之间爆发出来的,看着这不落俗套、充满创意的精彩演绎,我能不再一次为段奕宏的光华四射而喝彩、叫好吗?!

 

回望场景之四:第28集之晓男之死

 

如果我们可以割裂地去看待晓男牺牲的这场戏,那我相信绝大部分的观众和影评人一定会毫不吝啬地送出“精品”的评语。因为这一场戏,镜头语言极其丰富,人物和周边环境巧妙组合,构思出别有深意的画面构图,抒情性的空镜头,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镜头中那瓢泼大雨,既是自然宣泄着的悲伤,也足以涤荡人世间一切的污秽,廓清寰宇,在离开的那一刻,还晓男一份清澈、纯粹和洁净;而漫天阴霾和淫雨霏霏里,画面中心,晓男那仰头微笑着迎接风雨、面向着苍穹的年轻姣好的脸庞,竟一如风雨如晦中灿烂绽放的生命之花,又如驱赶阴霾和风雨的夺目暖阳。于是,一朵朵前赴后继、无穷无尽地绽放在大地上的雨花,阴暗的天幕上滂沱的雨丝,晓男从容、淡定、含笑的脸庞,轻轻捋过发鬓的素手,仰头抬脸充满期盼地仰望苍穹的眼神和姿态,组合交融在一起,将洁净、尊严、希望、生命的遗憾、祭奠和永生叙述得感人肺腑,荡气回肠。而一连串蒙太奇的连接,以及刑场上晓男倒地的镜头和大世界刘恭正鼓掌的特写连续三次的交融叠化处理,使得整场戏,因丰富变幻而充盈着灵动的气韵,既充满节奏感、又始终不失从容和舒展,干净利落、富于变化的剪辑自然流畅。而婉约中大气磅礴、慷慨悲壮的音乐又与镜头画面配合得丝丝入扣,这样的戏,如果我不赞它为精品,那我实在是太苛刻!

 

整场戏极其精彩,而这样的精彩中最灿烂、最夺目、最出人意料、最震慑灵魂的,依然是段段,是段段为我们带来的、我个人以为整出《上海,上海》,段奕宏最为光华四射、摄人心魄的表演。

 

大世界,上演《明末遗恨》的剧场。顾业成一脸沉重、悲伤和惶急地匆匆走入,坐到了刘恭正的身边,急切地在他耳边述说着什么。刘恭正的近景。脸上那缕若有若无的微笑突然凝固并转为肃穆,他的眼神也忽然间转为茫然,彷佛正有什么东西从他的躯体、从他的灵魂中抽离而去,思想和生命陷入了一种空白,时间彷佛很短,却又彷佛很长很长,因为观众心头笼罩着某种不祥的预感,焦虑和不安如一座沉重的山,严严实实地压在观众的心头。突然,出乎任何人的预料,画面上的刘恭正猛地一下站了起来,那身躯竟是无法控制、却又拼命要控制、但仍然无可抑制地微微晃动着,那真的很像这一刻他的世界,天动地摇中,也许早就失去了基准线,又怎么可能勉强自己站得稳啊!就这样屏住气息,凝望着荧屏上的刘恭正,段奕宏这一个突兀长身而起的动作,那微微晃动、却又竭力控制平衡的身影,已经成功地攫取了我全部的心神,彷佛正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将我的心紧紧地揪紧。再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原本应该安静肃穆的场合,一声大吼,响亮的一个“好”字,从胸腔里、从心灵深处爆发出来,他拼命地鼓起了掌,那动作既是机械而僵硬的,又是大开大阖的、彷佛用尽了全身的气力,一下又一下,浑然忘我地一直一直鼓下去,彷佛胸腹间一切淤塞的五味杂陈又激荡到沸点的情绪,非如此无法找到一个宣泄的突破口。心中的哀和痛有多深啊!一个父亲倾尽全部的努力,依然无可挽回地、眼睁睁看着自己最疼爱的爱女猝然离去!心中的自豪、骄傲、不屈和不甘有多重啊!使得一个父亲,下意识地、如此强烈地要求、苛责自己,在天崩地裂的悲恸之中顽强地挺直自己的脊梁、顽强地将无边的哀伤深深地压进自己的心里、顽强地将瞬间满溢、直欲泛滥而出的泪水凝固在自己的眼睑里!于是,你突然被彻底地震慑了,你的灵魂如遭雷击般地因一个父亲、因如山般沉重但又伟岸的父爱、因一个中国父亲的尊严、格调、坚强和不屈而被穿透!于是,你终于知道,什么才是父亲!父亲的骄傲,父亲的期待、父亲无边又巍峨的爱!

 

自从有了戏剧和影视,亲人间生离死别的故事就是那个舞台、那个银幕中永远不会消逝的话题。表现这个话题的表演,感情总是在最丰沛之处的、情绪也总是在最浓烈之处的,无数次痛断肝肠、泪沾衣襟,也总是最正确、最正常、最精彩的体验。但是,亲人生离死别,悲恸和哀伤,是否已经是演员体验的全部了?悲恸和哀伤究竟是体验的第几层?这一次,段奕宏的创造,颠覆性地给了我们一个金子般熠熠生辉、灿烂夺目的答案。他让我们意识到,悲恸和哀伤不一定是我们表达的全部,也不会是体验的最深层。人类的情感和情绪其实是最丰富复杂的,可供挖掘的空间和深度是没有极限、也没有止境的。段奕宏,以他自己对表演超凡脱俗的领悟力、以对角色全身心投入和体验的Passion,以不拘一格、乐于思索、勇于突破、不甘心于平凡的创造力,超越了传统思维模式和经典表演模式中的悲恸和哀伤,当他更深入地走下去,走过悲恸、走过哀伤,走过传统的亲子之爱,将那种属于父亲的自豪、骄傲、感动、慰藉、激励和振作,化作一层层、一叠叠的浪涌,极凝练、又极细腻传神,堪称光芒万丈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相信,那已经决不仅仅是一场戏的隽永和灿烂了,那会是一个演员演艺生涯上里程碑式的辉煌,那也会是表演经验上一个崭新的、启迪性的新经典,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一种绽放!段奕宏,面对着这样一个你,让我如何不爱啊!

 

当青山和白云邂逅,静静地、沉下心来欣赏两位秀波和段段在作品中极绚烂的表演,竟成了《上海,上海》带给我的、最难以忘怀的纪念。写下这些文字,为了“青山”之沉稳、细腻、厚重,无论平淡,还是暴风骤雨,却始终从容不迫之境界;也为了“白云”之不拘一格、灵动、丰沛,充盈勃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时刻都有跌宕,时刻都有新意、时刻都有惊喜。我但愿这样的邂逅,不会是荧幕上曾经的一段“奢侈”;我也相信,这样的纪忆,只是我所珍藏的相册中宝贵但又极平常的一页,而属于段奕宏和吴秀波的相册,那些承载的秀波和段段的记忆,却会绵绵长长地延续下去。

 

番外:回望场景:第31集之《大世界》两个人的《辕门斩子》

 

最后的这场戏,和两位演员的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我一样仍不住要去回望,因为我无法形容这是场戏意境之美,带着些深入骨髓的无奈、凄美和苍凉,也带着些可以令你潸然泪下的淡定、从容和温暖。

 

人去楼空的大世界这一刻上演的,是属于刘恭正和韩如冰两个人的戏――《辕门斩子》。他曾那样深刻地凝望着一双儿女的遗像,眼中的爱,无边无际;眼中的眷恋,无边无际;眼中的骄傲和自豪,也无边无际。出乎韩如冰的预料、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未曾开言,他居然笑了,虽然那笑容里有晶莹的光亮点点滴滴。他对她说,我想在大世界上演一出戏,演给那两个孩子看,因为没有这出戏,就没有他们。于是,那两个孩子的骨灰盒,被仔仔细细地安放在观众席上。死亡是寂灭,可死亡也是永恒。望着荧屏上反复出现的、这两个静静摆放着的骨灰盒,那一刻我和那一对父母一样地相信,他们就在那里,静静地、在大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怀着崇敬、眷恋和爱,看着他们父母的故事、看着着大世界的故事、看着这个城市、这个世界的故事,在恋恋红尘的檀板和鼓乐声中永不停歇地演下去。

 

空旷的舞台上,是一对曾经拥有过世界,现在除了彼此,却几乎一无所有的老人,我看着他们孤独地站在那寂寥的舞台上,除了那一双儿女外,他们已不需要看客、不需要喝彩,我看着他们执着地将那曲纠缠了他们一辈子的《辕门斩子》,深情款款地唱响。那哪里是一出戏?浮光掠影般匆匆掠过的,是他们的人生!缘起就在这里,在这个舞台上,种下了恩、种下了爱、种下了怨、种下了爱情的结晶。“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在黑白胶片里重叠显现的昨日繁华和现实世界空旷剧场里的灯火凄迷。多少前尘往事历历在目啊!他和他的大世界!曾经的激情彭湃、曾经的锐意图新、曾经的风华绝代、曾经的坚忍卓绝、曾经的情痴不悔!他人生的舞台其实早就和大世界的舞台融合为一体,他的生命也和这个倾注了他毕生心血的大世界融合为一体。这一组组黑白和彩色交替连接的镜头,营造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凄美,既是极大的反差,又是极大的融合。荧幕里,多少悲欢离合尽付斗拱回廊里的一缕绕梁余音,而现实世界里的人生舞台上,又有多少恩怨情仇,多少风雨坎坷,多少荣辱浮沉,登场、谢幕也就在这幕启幕合之间。

 

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垓下歌》沉郁的唱词带着种穿越岁月幽远和空灵的音调,苍凉地回响在寂寥的大世界上空时,岁月如白驹过隙,历史似沧海桑田,被苦难、欢欣、失落、惊喜、颓败、精彩所填满的漫漫人生,最终也不过是回望时几帧定格的相片而已!时也、势也、天道轮回也!宿命的苍凉吗?但当镜头里晓男和达鹏灿烂的容颜里,属于青春的无畏和不屈带着蓬勃的生命力澎湃汹涌的袭来时,当那一对经历磨难和风雨摧残的老人,依然可以含泪微笑着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地走向他们未来的人生时,《垓下歌》原本的沉郁和苍凉突然就被这种生命力和温情所穿透;高空俯拍角度的镜头里,舞台和看台在一个平面上、融为一体;璀璨迷离的灯,一盏盏地熄灭,融入曲终人散的黑暗里,但是,却又有一种强烈的希望随着未曾飘散的激昂旋律而升腾,彷佛下一场好戏的帷幕马上就要开启。

 

于是,含着泪,在哀伤和苍凉里,我突然也因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温暖、这样的希望而变得释然了。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人之渺小相对于历史之浩瀚广袤,但每一个人却终也不能碌碌无为虚掷其人生的理由!登场谢幕,不过是过客匆匆;盛衰荣辱,终也是过眼烟云。但你曾经追求过吗?奋斗过吗?踏踏实实地活过吗?快意恩仇过吗?恣意纵横过吗?项羽,失败的英雄,但英雄无悔!刘恭正,终究被时势倾覆的英雄,但英雄无悔!晓男和达鹏,与黑暗的阴霾和狂风骤雨争斗,折断羽翼的英雄,但英雄无悔!那我们的人生呢?你无悔了吗?

 

十六浦码头,彷佛一切都绕回了38年前的原点,但绕不回来的是人生。严格地说,这场戏的安排充满了戏剧味,而且还是文艺青年戏剧习作的况味。但是,不争气的是我,依然被它深刻地打动。当一个个“best friend”在自己的生命中淡出,当那句“三十八年其中一切都是好的”从刘恭正的唇边吐落;当那两位老人微笑着凝视对方,“我只有你喽”,“我也只有你”;当两双承接过人生多少风刀霜剑的手紧紧相握;当那句“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被他们充满深情地诵读;当那个几十年前的纸飞机终于盘旋而起、飞向苍穹、飞向辽阔的大海时,我的眼睛在不经意间濡湿。我想说,活着,而且始终记着美好地活着,真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