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究竟容易还是不容易?

(2013-02-16 07:16:28)
标签:

杂谈

       究竟容易还是不容易?

    少年时喜读古诗词,涉猎渐多,不由自主记得的许多名句,常常会忽然涌现脑际,谙于心、咏于口。有一种回味的享受。

    例如说起离别会想起“別时容易见时难”;却又会想起“相见时难别亦难”。咏而后思,这“别时”究竟是容易,还是不容易呢?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李煜词中句,他的全篇是这样的凄楚哀怨: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乃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醒后之觉;忘却身心,不知是客,一晌贪欢,是梦中之感。这里的“客”,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客,是背乡离井、是飘零、是落荒、是囚禁。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了不知身是客、稍得欢愉的残梦,回到了现实人生的凄凉中来。梦中梦后,正是今昔之比。
    “莫凭栏”,是怕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引起无限伤感,尊崇与伟大轻易抛却,此时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春意阑珊”相呼应,说的是繁华销歇;“天上人间”则暗喻前景暗淡,来日无多,人世不久,恍惚已经感知自已的最后归宿。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已是囚俘身份,诉说自已的哀苦和懊丧,完全常理常情。是一种常人的人生体验。概括了离人们的普遍情感。极其精当深刻!
 
    “相见时难别亦难”则是李商隐的诗中之句,他的原诗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可说此诗通篇围绕首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情绪之低落,犹如春末凋谢的百花。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哀怨,倍感凄清、衰颜的情状。唯盼末两句中的想象、愿青鸟为传情,聊解别离之思念。
    故说“别亦难”,剖白更深。这种分别时难分难舍的痛楚,痛彻心肺。尤当百花凋谢,东风无力,春季将尽之际,遭离别之苦,情何以堪!
 
    是李商隐作诗在前,李煜填词于后,李煜晚李商隐124岁。李煜想必读过李商隐之诗。何仍“别时容易”?
    是错为人主,国亡而身为俘,潦倒混乱可知,身陷缧绁生死不由自主,是在是离、是死是囚、是殛是剐全由他人摆布。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涙对宫娥。”仓皇终日,临时押发,不知目的前途,唯有赴死之恐惧,全无离情准备,何有别绪抒发。
 
    情景不同,故李煜“别时容易”当然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