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文章拿下2016年四六级翻译  - 翻译抢分技法

(2016-06-03 16:51:58)
标签:

杂谈

一篇文章拿下2016年四六级翻译

文 / 宋逸轩

继一周前给大家整理了四六级翻译必备词汇表达之后,期间大家愉快的

度过了六一,节日过后,直面考试,还是不免让人担忧。虽然我已经写了万余字的文章讲四六级听力解题技巧,也精心整理出了必备四六级翻译词汇,然而在考前,就此袖手旁观,看你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灼,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那就简单说一下翻译技法吧。

四六级四项题型中,“翻译”对于广大考生来讲,因平时所见不多,训练也少,且并不能靠“蒙”来解决问题,故大家难免对这类题型有些望而却步。但是,翻译并非无章可循,章从何来?其一,四、六级翻译本来就不是专业性的翻译考试,难度上趋于平民化大众化。其二,从13年12月以来的考试中,四、六级的段落翻译主要考查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商业、教育旅游等相关话题,大家只要在考前有意识地积累过这些话题的相关词汇表达这个我几天前整理好已发在微博上了,并在语法、句式、和翻译技巧上下一点功夫,翻译部分对于大家来讲,也只是一个可以得分的题型罢了。

下面,以四级和六级翻译真题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些在考试中可以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一 积累常考话题中的常用表达

在汉译英的翻译中,充斥着大量各类话题中的固定表达,有词汇、有短语、也有句型,这些表达大都已经约定俗成,因此在做对等翻译时,积累这些常用的表达和用法,是我们应对翻译考试要跨越的第一关,也是必备的基础。比如四级翻译里出现的趋势trend”tourist”“探索explore”“好奇心curiosity”“假日经济holiday economy”“消费者consumers”“森林forest”等。六级翻译里出现的“中国文明Chinese civilization”,“文学literature”“乡村生活rural lifestyle”“仆人servant”“佃户tenant”等,以上并没有超出大纲的难词,甚至显得相对简单。而短语和句型表达来看,很多用法在高中时代学习过,例如:“产生兴趣be interested in “…归因于be attributed to”“迅速的增长grow rapidly”“不同于…different from“被列为be listed as”等。你只需把我在5月25日微博里整理出来的四六级必备翻译词汇抢记一下,并把真题好好做一下,在考试时绝不会那样束手无策

核心翻译技巧:先翻译句子主干,再添加修饰成分。

英、汉两种语言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英语长句多,修饰多。汉语短句多,动词多。所以在把汉语译成英语时,必定要改变其句子形态,说白了,就是把中文的短句整合成英语的长句。但难就难在整合。很多人语法基础并不扎实,除了一上手就字字翻译,对句型结构毫无概念。所以最简单粗暴的改善方式就是:先断句,之后翻译每个单句的句子主干,最后根据各人的不同水平,酌情添加修饰成分。

详解如下:

例1: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并正在吸引大量外国投资。

(2015年6月四级翻译)

具体翻译步骤和技法

1. 由一个“并”字看出来应是一个并列句,前后句可用and连接。

2. 为降低难度,先翻译每一个小单句的主干,之后再译修饰。

3. “目前”为时间状语,译成now即可。

4. 先看第一句: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主谓宾很清楚:中国是出口国。

   先翻译出来:China is exporting countries.

(注意不能用动词export,要改变词性,来修饰宾语“countries”)

5. 再添加修饰:“最大的”是修饰“出口国”的,后面还有一个“之一”,于是“最大之一”可翻译为“one of the largest”。“世界”是个地点状语,可以放在整句话之后,in the world.

6. 于是,前一句就翻译成了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ex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7. 紧跟着翻译后一句,“并正在吸引大量外国投资”,大家会发现,

   这句话少主语,其实由“并”可以看出前后两句话是并列关系,

   即共用一个主语,就是“中国”。于是,主谓宾就是“中国吸引投

   资”,直译出来即“China attracts foreign investments”.

8. 再翻译修饰语,“外国foreign”修饰中心名词“投资investment”,

   “大量的a lot of”修饰“外国投资”。故可翻译为“a lot of  

   foreign investments.”

9. 之后整合,要注意句子时态。此句说“正在吸引”,因此译为现在

   进行时,该句可译为:China is attracting (a lot of) foreign

Investments.

10. 最后,两句话进行整合,前后and连接,可译为并列句。Now, 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ex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China is attracting (a lot of) foreign investments.

11. 如果全翻译出来之后,还有时间进行修改和打磨,尽量翻译的更好。大家会发现,前后两句话主语一样,何不考虑并句?这样可以省略第二句的相同部分,即主语China,以免拖沓。例如:Now, 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ex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is attracting a lot of foreign investments.

12. 当然,语法更娴熟的同学可以使用更高级的结构,比如把整句话的主谓宾提出来,我们会发现,句子的核心意思是“中国在吸引外资”,而“中国是最大的出口国”不过是一句说明的句子,因此,你一定想到了表示说明和解释的“同位语”。没错,将“是最大的出口国”一句做为同位语来对主语“中国”进行解释,之后的句子“正在吸引大量外国投资”译成整句话的谓宾部分,放在同位语之后,这样,就有了插入语成分,不是更能凸显语法多样性吗?例如:

 China, <one of the largest ex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s now attracting a lot of foreign investments.

  (说明:<>之句为同位语,表解释,作为插入语在主谓之间)

特别说明:语法基础更扎实的同学还可以译出更漂亮的句式,这个不是本篇文章探讨的主题,此文的目的是要告诉你,再不济,你也要译成句子的主谓宾,原因是:一,起码结构完整,能得分。二,主谓宾出来了,句子框架不会错,再往上添加修饰语,就相对容易多了。

2 反映在艺术和文学中的乡村生活理想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特征。

(2014年12月六级翻译)

翻译步骤和技法:

(上一个句子我给出了极为详尽的翻译步骤,四六级解题思路完全一致,所以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只做重点点拨,请各位务必把上句话的解题思路认真看懂。)

1. 该句的主干是“乡村生活理想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特征”,先翻译出

   来就是“The ideal rural lifestyle is a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 接着,翻译修饰语,大家细看中文会发现,“反映在艺术和文学中

   的”是修饰“乡村生活理想”的定语。关于定语,可译为定语从

   句,或前置,或后置;也可以译为后置的过去分词短语修饰前面

   的中心名词,考虑到修饰语并不长,我们可以将之译为过去分词

   短语。即:reflected in art and literature.

3. 最后进行整合,无非是一个有过去分词短语作修饰语的主谓宾的

   句子。即为:The ideal rural lifestyle reflected in art and

   literature is a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重视语法、正确运用时态、语态

最后啰嗦一句,请一定注意中文原文里所隐藏的前后句不同的时态。单从结构上来讲,英语是一种结构极为严谨的语言,而汉语则偏重以语意来体现结构,所以汉语并不像英语一样必须严格遵循排列有序的时和态。且在翻译真题中,过去、现在、将来往往交替出现,主动与被动也夹杂其中。因此,在将汉语译成英语时,理清并正确运用时和态是译文最重要的一步。

假日经济的现象表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参考译文The phenomenon of holiday economy shows that the concept of Chinese people’s consumption is undertaking great changes

翻译点拨:这句话中,要尤其关注两个地方,一是汉语冒号之前讲述现在的情况,用一般现在时。二是冒号之后表述一种观念的变化状态,此处根据中文句意采用现在进行时。在翻译时,这两个时态都要准确译出。

以上三点大家请认真阅读,尤其是第二点,对于翻译步骤的详解,希望在两周之后的考试里助你一臂之力。

宋逸轩

2016年6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