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冷玢玢
冷玢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8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城印象之承旭门

(2009-11-22 13:18:59)
标签:

人文

城楼

雕绘

楼檐

双城

杂谈

分类: 记忆之城

    承旭门耸立在双城镇东,又称东城门楼。始建于清代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据《双城县志》记载,当时,双城设立四门。东南西北门分别称为承旭、承恩、永和、永治。随着历史的推移,南西北门相继拆除,惟承旭门历经沧桑,饱览人间春色。

    承旭门楼高十一点五米,占地六十六平方米。城墙由青砖砌就,西造回廊,东修垛口。城墙上是名木结构的城楼,碧瓦红檐,雕梁画栋,古香古色,气宇轩昂。廊檐上雕绘着精美的花纹图案,并有工笔山水画数幅。楼脊上有龙头鸱吻,楼檐下风铃叮当。六条翘脊骨上各蹲五只怪兽,形态维妙维肖。尤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整座木制城楼,枘凿严谨,不用一根铁钉。城门上有三块匾额,分别是“惠爱无疆”、“护堡咸宁”和“叨隶仁平”,表达了双城人对和平及美好生活的向往。老“承旭门”三字为当年双城一书法家书写,而现在的“承旭门”三字为双城籍当代作家王忠瑜书写。城门旁有石狮石凳,前有护城河、护城桥。河槽由水泥砌筑,上有铁制栏杆,坚固而美观。承旭门是双城堡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每当红日喷薄,雾霭散尽,这古老的城楼便沐浴在旭日晨光之中。真的不枉了当年命名者的一片苦心,第一眼见到太阳的,或是太阳第一个照射到的门楣,就是这秀美的古城门。当其时,游人如织,谈笑风生。或瞻仰拍照,或对弈聊天,更有画家墨客写生做赋,无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人们景仰承旭门,不单在于它结构奇特,具有雄关险隘之风,更为它常伴旭日永度春秋而崇羡动情。

 

双城印象之承旭门

 

 

双城印象之承旭门

 

 双城印象之承旭门

双城印象之承旭门

双城印象之承旭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