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象棋的故事(十五)
(2008-12-11 22:00:33)
标签:
业余棋手棋风双车子力柳大华湖北体育 |
由于是最后一轮,第2天的比赛被安排在了上午8点钟。第1台自然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大热门。那天徐天红穿着一件暗红色的西装,显得十分帅气。他比较早入场,脱掉上衣搭在椅背上,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表情平静,但偶尔眼中会闪现炽热的光芒。一大帮记者在那儿长枪短炮地一顿猛拍,还有的要采访徐,但被客气地谢绝了。吕钦却是在比赛马上要开始的时候才和队友们一起进场,在座位上坐下以后,闭目养神。两人似乎都刻意避免与对方交谈,连眼光也不愿相碰。这是真正的冠亚军决战啊!所有的人都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奉献一盘荡气回肠的名局。
我转到柳大华那里,见他的对手是黑龙江的孟昭忠。孟的眼睛很大,炯炯有神,看得出能够与特大叫板让他斗志昂扬。柳问我:“票买了?”我点点头,用眼神为他加油,柳老师对我笑笑,随即闭目养神起来。
其他台次现在已经记得不大清楚了,有印象的是胡荣华对何连生(谁胜就进前六)、赵国荣对卜风波(谁胜谁进前三,和棋双双进入前六名),林宏敏和后来获得第5名的许波究竟是对谁就比较模糊了,但他俩肯定有一个是对上了于幼华并且获胜了,不然于也不会跌出前六名去(上一轮的失败可能让于幼华心态失衡了)。还有一盘棋也让我颇感兴趣,那就是李来群特大先手对上了湖北万耀明,万和王想林都是纯粹的业余棋手,最后一轮碰到特级大师,能不能够像万福初那样爆冷呢?当然,我对李来群的高超棋艺是非常非常钦佩的,只是当他碰到了我的湖北老乡时,我就难免要为老乡加油了。
8点钟到了,男子组25台棋同时开战。一时只听得走棋声、按钟声密密麻麻响成一片,其中夹杂着记者拍照时相机的“咔嚓”之声。奋战了半月之久的棋手们已经太过疲劳,而临近终点又让大家鼓起了余勇,谁都想给这次大赛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第1台上,徐天红仍然是祭出他的成名武器“57炮进3兵”,吕钦应以屏风马进3卒,开局十分平稳。旁观众人本想看一场赤膊上阵的好厮杀,此刻未免略感失望:难道徐天红不想争冠军?也有人期待着徐在司空见惯的盘面中突然亮出飞刀,赢赵国荣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吗?
我更多关注的是柳大华那盘棋。只见孟昭忠以中炮起手,柳起左马相迎。我实以为他又会给我演示一盘屏风马,谁知道风云突变,第3回合柳大华一个炮2平5转成了半途列炮,其破釜沉舟的决心跃然枰上!孟昭忠似乎早有准备,挥车过河之后并不选择吃卒压马的对攻变化,而是稳健地兑掉柳的大车,然后抢出左翼子力。柳大华虽然拿后手也要强攻,起横车,扑左马,招招都是玩命的路数。我在一旁看得暗暗担心:至刚易折,可别上了敌人的当啊!
当棋局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第一台那里突然有一阵骚动,人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过去。我知道第1台可能已经结束,或者是出现了什么重大转折,连忙走了过去,看个究竟。却见徐天红与吕钦那盘棋已经下完了,双方正在签字。我看了看棋局,只见双方只兑了一个大子,徐剩下双车双马炮,吕还有双车双炮马,怎么就和棋了呢?我正满头雾水,就见有记者现场采访两位新科全国冠亚军。
吕钦很简单地回答了几句就离开了赛场,也许是要和领队、队友去分享胜利的喜悦吧?徐天红面带笑容,很有礼貌地应对着一个接一个问题。有记者问:“为什么不拼一下呢?还有这么多大子啊!”徐答道:“子是很多,但局面已经很平稳,他要一心守和没有多大难度。”后来被记者问得急了,徐说出一句带有总结性质的话来:“我能拿到亚军也很不错,很高兴。至于拿冠军,我现在还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以后还会有机会的。”说完拿起搭在椅子上的西装,离座起身离去。临走时,徐看见众人颇有惋惜之意,笑眯眯地扔下一句:“吕钦也该拿冠军了啊!”
下棋的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棋风也不尽相同:有人是稳健派,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有的人是好战分子,不管对谁也要想尽一切方法争取胜利。我喜欢李来群的风格,因为他棋风细腻绵密,而且善于捕捉对手的破绽。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拼命模仿他的棋,稳是稳了,可是有好多棋赢不下来。我这才知道,以我们的水平是不够资格模仿高手行棋的,因为你有许多东西还根本没有弄明白,该赢的棋还不能顺利地赢下来,而乱战的局面却不能高屋建瓴,往往错漏迭出。最重要的还是基本功,而这个东西又包括很多方面。后来我又有一段时间去乱战,不论先手后手总是想着去搏杀,结果输得更惨。痛定思痛,我终于明白:业余棋手如果不完善自身,想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风格,无疑是自取其辱。
赵国荣与卜风波这一局,本来没有多少人关注。原因很简单:俩人都是北派棋手的新一代领军人物,从地域关系上来说大家都是东北人,平时关系不错;另外一个原因是俩人同属高分区,如果和棋的话将双双挺进前六名。因此,人们都认为这将是一盘心照不宣的和局。谁知道两员大将根本不考虑名次的问题,而是为了荣誉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拼杀。第1台早早收兵后,他们之间的胜者只能争夺第三名了,可两人全无罢战言和之意,多次避开了兑子简化局面的变化,看来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了。观战众人看得惊心动魄之余,更多的是为两人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正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后,赵国荣力有未逮,眼看卜风波大军合围,不得不饮恨认输。这样,卜风波第一次冲进了三甲行列,而赵国荣在大好的形势之下,不仅没有能够拿到冠军,最后四盘棋却输了三盘,遗憾地被挤出了前六名。
我再去到柳大华与孟昭忠那台棋的时候,发现孟已经大举反攻,天地炮威猛无比,在进攻当中吃掉了柳的一士一象;而柳的攻势却始终未能真正发动,盖因子力受到掣肘,难以腾出手来搏命。此时的局面已经非常明朗了:如果不能兑掉两个大子,柳是必败无疑的。连我这样的水平都看到了结果,但柳大华却不甘失败,还在苦苦思索。再看孟昭忠的表情却是一脸轻松,一双大眼已经开始离开棋盘四处打量了。我看着柳大华那没有表情的脸,心下不禁黯然:哪怕绝顶高手,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啊!我不忍心见证柳认输的那一刻,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默默走开。
眼看就接近中午了,我不能够再看完剩下的比赛,就回到招待所退了房,拿上行李,再重新返回赛场。此时柳大华已经认输签字了,他抬头看我拿着行李,一时有些精神恍惚:“要走了?”我点头称是,然后把那个入场证还给了他。柳接过去,说道:“那你一路顺风啊!”我欲待说些感激的话,张了张嘴,看见他输棋之后痛苦的表情,却什么也没说出口,只是用力点点头。
走到门口,我恋恋不舍地回头又看了一眼,似乎想把这番情景永远留在记忆之中。
搭上一路电车,我匆匆忙忙赶往火车站。在车上,我想起这不平凡的几天,心头不禁有些惆怅;但一想到回去以后要和家里的朋友们分享我的见闻,不由得又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