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参加市“两会”中的政协会议。96年加入九三学社,掐指算16个年头。参政议政都16年了我仍有刚刚睡醒的朦胧和清醒感。一个月前在台北,亲身体会后感慨:两岸虽然同文同宗体制却南辕北辙,那边我只能作旁观。
旁观之后,有了许多想法。转过身来,发现大部分的中国人和我一样,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有更多的表达自己幸福和不幸福的权利。想有更多问政议政的途径。“政协”无疑成了体制内的几根“管道”之一。因为是管道、从时间空间和数量都难以承载庞大海量的民意。又因为是个不透明的管道,体制外的围观几乎是“雾里看花”“管中窥豹”。翻翻新中国历史,“政协”的地位和作用,再看看今天,,“政协”的确在进步。他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中“围观”里的前几排。我有幸从旁观成了围观人,而且是在前几排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的。在台北,站在小小的台湾却宽宽的凯达格兰大道上回想当年,大道上曾经承载了100万“红衫军”的民意。又有数以亿计的人通过媒体在旁观或者围观。之后的结果都知道了。台湾没有因为这而退步。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力量,都是客观的存在。当年如惊弓之鸟的陈水扁现在还关着。台湾没有因为这倒退。在101附近的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看到一个标牌:市民静坐示威区。我想:这个政府不管怎么“无能”他的内心已够强大够自信。
因此,我想:如果什么时候“管道”变“大道”,“围观”也许会更有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