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行走在路上的心灵疗愈
(2017-07-11 07:52:19)
标签:
文化 |
最近被电影《冈仁波齐》感动了,单曲重复的听着朴树的主题曲《no fear in my
heart》,禁不住的内心情感涌动,以不可阻挡之势,以文字的方式迸发出来。
你曾经下跪
这冷漠的世界
何曾将你善待
所以你厌恶危险
坠入厄运深渊
输掉一切
你两手紧紧抓着
如同身处悬崖
你小心翼翼地
以为你拥有着
貌似人生圆满
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
的海阔天空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Just let time go on
Your kneeling now stand
With no fear in my heart
God comes into my mind
渐渐习惯谎言
并以此为荣
因为没有草原
就忘了你是马
你卑微的人生
从不曾犯错的
无聊的人生
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
的海阔天空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那才是我
那才是我
那个发光的
那个会飞的
Yo buddy
那个顶天立地的
那才是我
当我一微笑
所有的苦难
都灰飞烟灭
这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让我去电影院看过两次的电影,如果可以,我还想去看,因为值得,每一次的观看就如同心灵的一次洗礼,浮华洗去,生命闪耀。
不能用简单的一句感动来评价这部影片,但只能说感动,真心感动,有眼泪在电影与音乐中,慢慢的渗透出来。
一、剧情如水,波澜不惊,却震撼心灵。
开始就是简单的故事陈述,村里的几个人自发的组织去冈仁波齐神山朝圣,慢慢的加入一些人,慢慢的就开始准备,慢慢上路。
有老人,有小孩子,有屠夫,有中年人,有小伙子,有男人,有女人。组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团队,朝着共同的目的地前进。
一路上就是行走,朝拜,风餐露宿,不仅是无怨无悔,而且是幸福快乐,如同亲身去体验一场盛大的舞会,那洋溢在脸上,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一眼就可以感受到的,浓浓的幸福,震撼着每一个人。如是,无憾。
平淡如水,或者干脆还不如水有味道,平淡无奇的剧情,就这样在一路行走与朝拜中呈现出来。但是,任何人看了,都没有抱怨,相反,在观影时,不时听到发自内心的感慨与叹息,结束时字幕出来,没有人愿意站起来,走出电影院,似乎还要沉浸其中,流连其中,不忍离去。
这真是一部神奇的并且无味的影片,没有高潮,没有音乐,没有渲染,但真的感动了尘世中的心灵,给枯竭的生命以心灵的甘露滋养。
生活本无所谓的高潮,也无所谓的低谷,不过是平淡里的调味,只是被你过度解读罢了。所以,影片中,在他们的表情里,在他们的眼神中,一切皆平静如水。
二、行走中的心灵慰藉与心灵疗愈。
屠夫期待朝圣以化解自己的恐惧,信徒期待朝圣实现自己的夙愿,无论是谁,大家都深信不疑,内心笃定的走在路上,用身体来丈量,也用五体投地来表达自己的虔诚,于是一路上,大家欢欣的走着,拜着,没有怨言,没有痛苦,没有撕逼,没有疑惑。
当汽车从身边飞驰而过,当天空飘下雪花,寒风凛冽,大家一如既往的朝拜行走,在行动中表达自己,呈现自己,为了信仰,也为了自己,在行动中实现心灵的慰藉与疗愈。
他们为了一个愿望,一个信仰,一个承诺,就会受尽苦难与煎熬,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行走在几千公里的路上,走在朝拜的路上,用身体来丈量脚下的道路,无缘虔诚与无上荣幸。
知在前,行在后,知行合一,重在行动。没有行动的信念是空洞无力的,很多的道理都懂,很多的事情都知晓,但在行动的落实上,都落空了,形成了当下众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影片中的朝圣者,用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行动,什么是践行。
三、朝圣,通向心灵自由的路。
记得很多年前在读者上看到的一个片断,一个中国女记者行走在藏民生活区,看到一个老妪,满脸的皱纹,辛苦的捡拾着树枝,用听不懂的汉语与老人交流。虽然彼此都听不懂对方的话,但是他们都在表达着自己的看法与态度。
女记者表达是,你这么辛苦的生活,幸福吗,你难过吗,你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要辛苦的劳作,你为了什么啊?在记者的世界里,最大的痛苦是身体的痛苦,你过得这样苦,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真是太可怜了。
藏民老人深情的看着远道而来的女记者,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你年纪轻轻,青春无限,却要满世界的奔跑,找寻着所谓的目标与理想,再美的物质,也无法掩盖你内在精神的匮乏,你是一个没有灵魂,精神上没有家的人,真是太可怜了。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时,有一点不太理解。看完电影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内在的丰富是如此的重要,值得我们一生去追求。慢慢的理解了藏民眼神中的淡定,以及深深的怜悯。
四。朴树的主题曲《no
fear in my heart》是一次完整的心理治疗与真我重生。
你在躲避什么
你在挽留什么
你想取悦谁呢
你在挽留什么
你想取悦谁呢
质问心灵,你为什么有躲避的行为,你在躲避真实的自己吗,你不想面对真实的自我吗?你不去面对真实的自我,却又想挽留下什么,你想留住那一份温暖,荣誉,物质或者亲情吗?你想取悦谁,通过取悦他人,来实现自己的心理安慰与平静,把自己的幸福与快乐的权力给予他人,让别人来决定你的快乐与痛苦吗?
你曾经下跪
这冷漠的世界
何曾将你善待
现实生活中,你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向外在的人,权力,势力低头,如同下跪,放弃自我,委屈求全,以期得到最基本的安全。可是,在这个物欲横飞的世界里,处处充满了冷漠与无情,你想要的安全真的得到了吗,实现了吗。其实并没有,你的愿望从未被满足,你被抛弃在一边,你被遗忘在一边,你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你失望了,痛苦了。于是你愤怒了,却又陷入深深的无奈与自卑。
所以你厌恶危险
坠入厄运深渊
输掉一切
受伤太多,于是你不再冒险,不再信任,不再有希望,你害怕失去自己拥有的一切。因为这样的害怕,因为这样的谨慎,反而令你坠入了想象中的痛苦深渊,你害怕自己处于危险境地,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输掉自己所有的一切。
你两手紧紧抓着
如同身处悬崖
你小心翼翼地
以为你拥有着
貌似人生圆满
于是,你双手紧握住自己所拥有的,担心失去,一直小心翼翼,如同行走在悬崖之上,害怕一失足而丧命。你行走着,紧抓住的一切,你本能的认为你拥有完美的人生,圆满的结局,你是幸福的,你是快乐的,虽然这份幸福快乐是如此的脆弱,一个不小心就会从悬崖上跌落下来。于是,你紧紧的抓住你的全部,你以为你拥有着整个世界,你以为你是成功的,美满的,幸福的,快乐的。(事实上却恰恰相反)
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
的海阔天空
你愿意不愿意,放开你的双手,扔掉你所拥有的一切,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从心灵出发,为了真实的自我,你敢不敢,纵身一跃,跳进你之前害怕的深渊,拥抱你所害怕的一切。只有拥抱黑暗,只有回归尘土,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心灵的自由,身心的愉悦,进入自由的心灵世界,解脱束缚,实现心灵的重生。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好吧,既然如此,就让上苍给我一次彻底的痛苦,让我体验一次最痛彻心扉的感受,让我体无完肤,来一次无一复加的伤痛。把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拿走,让我一无所有,让我两手空空,让我赤条条的行走在人世中,体验这份心灵的解脱,体验失去所有的痛快。也只有真正的奄奄一息过的人,也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也只有经历过人生重大的挫折的人,才能够豁然领悟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只有如此,那个真正的我,才会冲突尘世的各种规则与阻碍,那个真正的自我,才能够勇敢而鲜活的涌现出来,如同生命的诞生,如同生命的再生。
Just let time go on
Your kneeling now stand
With no fear in my heart
God comes into my mind
你也曾经追问
然后沉默
然后沉默
曾经的你,年轻冲动,激情洋溢,你也会追求理想,追求未来,追问一些是是非非,你曾经努力着,奋斗着,但最终你还是失败了,放弃了,沉默了,并在沉默中习惯着所有的一切。
渐渐习惯谎言
并以此为荣
于是你不再追求,反而用尘世的俗气应付生活,应付自己的人生,慢慢的你轻松自如,灵活的应对着,说着自己也不懂的谎言,并把谎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视为一种荣誉,一种成功,一种收益。却慢慢在谎言中,迷失了真实的自我,在尘世中越来越迷茫。
因为没有草原
就忘了你是马
因为没有草原,没有新鲜的野草,你也慢慢的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匹驰骋原野的野马,你收起你的野性,你的激情,你的意气,你的未来,你的志向。因为没有认可,所以你不再自信,慢慢的就失去了动力。因为没有信任,所以你就选择以虚伪应对世人,并忘记了自己当初对虚伪的深恶痛绝。因为没有了掌声,于是你就失去了最后的尊严,开始苟且人生,忘记了当初你的刻苦努力。
你卑微的人生
从不曾犯错的
无聊的人生
于是,尘世中的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消沉,远远望去,只是一个移动的躯壳,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是一个卑微的生命,苟且的偷活在人间。你从来不敢犯错,你从来不去过问他人,你只是一个小心翼翼的生命,过着规律的生活,一个无聊琐碎的时间连续体,没有闪光,也没有激情。
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
的海阔天空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重复部分。
那才是我
那才是我
那个发光的
那个会飞的
Yo buddy
那个顶天立地的
那才是我
当我一微笑
所有的苦难
都灰飞烟灭
当你经历了彻底的失去,当你拥抱真实的恐惧,当你痛彻心扉的走过人生拐点,这个时候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那才是不曾被污染的心灵,那才是一个充满自性光芒的自我,那才是一个自由飞翔的心灵,并不受任何的阻碍,自由自在自性。
于是,那个无限丰富,无限圆满的光芒,由内而外自发的散发出来。于是那个勇敢的,坚强的,顶天立地的自我,才站立起来,这才是真实的我,这才是我想要的我。
面对尘世的苦难,因为彻悟的生命,开悟的自性,再次面对那些所谓的苦难,只需要轻轻的一个微笑,就把所有的痛苦,化为灰飞烟灭,成为一路风景,散落在人生路上。
朴树的歌,之前听过《生如夏花》,唱的低调但很清纯干净,我更喜欢张靓颖的翻唱版,更有穿透心灵的高音震撼。而这首主题曲的低缓音调,却真实打动了我,感动了我,无论是音乐,还是歌词,还是声音,都是完美的诠释。每一次的聆听,都是一次心灵的疗愈,每一次都触动着你,有故事的人听起来,容易眼角流汗,鼻子微酸。现实世界中,让我们感动的音乐,确实越来越少了。
五、透过影片,再谈信仰对于时代的意义。
当我们听说并看到真实的藏民朝拜时,不由的心生敬意,这是多么的执著与虔诚啊。由此而产生对有信仰的民族与群体的敬重,觉得他们的内在心灵如此的真诚,纯洁无瑕,不受世俗的熏染,一如荷花之纯净。看着他们的虔诚,我们似乎也受到了感动,于是很多人也慢慢的由向往最终走入了佛门,或者选择了自己的信任方向。
心理咨询的很多同行,最后也走上了宗教信仰的道路,在此本人不做过多评论。无论是什么初衷,相信都是一个好的期待,达致一个理想境地。
那么我们在向往那份虔诚,那份神圣时,是否一定要走上朝圣的道路,是否一定要走上宗教信仰的道路呢?我们看到身边的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无论是基督,还是佛教,还是道教,活得自在丰满,开心快乐。我们羡慕之余,会发自由内心的认为是宗教改变了他,让他过得更开心,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这是一种晕轮效应,可能与事实并不相符。
佛讲佛心佛性,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有佛心,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湮灭在尘世里,不得见光,于是佛家特别强调醒悟,觉醒,最终开悟。纵观影片整体的设置,其实是用鲜活的表现手法,提醒我们,放下手中的所有,你完全可以醒悟,觉悟,打开心门,拥抱那个内在的精神家园,给予当下大众一个启示,幸福不在外,而在内,内在的丰富才是真实圆满的。
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心灵痛苦无法解脱的求助者,最终走向了宗教,期待在宗教中得到解救,让心灵回归自由,但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其实任何的宗教,都劝人向善,在实际生活中修行,持戒,自律。强调的是行动上的执行,认知上的转变,感受上的愉悦,从整体上是一个完整的持续的修为过程,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这些带着不同初心的人,最终又迷失于所谓的宗教信任中。
不可否认,真正的信徒是幸福的,他们的内在平静,外在祥和,内外如一,自在自由。但是现实生活中,无宗教信仰的人有很多,人之所不幸福,不快乐,其实与宗教与信仰无关,是追求错误的东西,是在不断的追求达不到的欲望的结果。
当电影中的朝圣者,淡定的行走在公路上追求自己的内在信仰时,与身边快速飞驰而过的汽车所追求的物质金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画面对比起来,如同反差极大的讽刺剧。这种极大的反差,其实也是导演想要传递给这个时代与所有困扰着的无数心灵的一个指引,走出焦虑,恐惧,摆脱心灵的挣扎与纠缠,其实很简单,就是放下你的执著,放下你的执念,回归生命,回归当下,回归自身,一切由心而发,一切回到自身。
这一切的一切,无关于信仰,无关于宗教,只要你有颗真诚的心,只要你有一份对于生命,对于世界,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只要你坚守这颗心,你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自由,身心的自由,精神的丰盛。
所以,电影主题曲的名字就是《No fear in my heart》,在我我心中,没有恐惧。
于是,你看到这些心灵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芒。这恰恰是影片给这个时代,所有生命指明的方向,回归内在,追求心灵的丰盛,人性的光芒。
六、影片麻辣烫
1、这群朝圣的人,真是吃饱撑的,想去旅游,不如坐个汽车,又快又简单,一定要走着跪着去,真是一群二逼。
2、小时候,我无数次的问自己一个问题,孙悟空陪唐僧去西天取经,为什么一定要步行,悟空一个筋斗云过去,拿了经书过来不就得了,为什么一定要一步步走过去呢,真是傻蛋,而电影中的这些人,表达虔诚的心就一定要磨破衣服鞋子吗?
3、这群朝圣的人,一点也不着急吗,不急着实现目标,越快越好,孩子还要上学,考好的小学,好的中学。还有其他人一点不急着去赚钱吗,毕竟没有钱就没有一切。
4、为什么他们脸上看不到痛苦,看不到难过,为什么老人去世,大家如此的平静,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不应该大痛吗,最好是歇斯底里的痛哭,方能显得我们感情深厚吗?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死亡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5、我就问一句,你们有房子吗,你们车子吗,你们为什么不炒房,你们为什么不炒股,你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发财?
6、你们眼睛如此纯净,请问你们用什么牌子的眼药水。你们的眼神如此的真诚,你们不怕上当受骗吗?你们不怕被嘲笑吗?
7、最后说句实话,我羡慕你们,更嫉妒你们。
8、向导演张扬致敬,向所有演职人员致谢。
炎风,让生命成为生命的样子
谭广涛:独立撰稿人,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私人心理顾问,炎风团队发起人,青少年心理工作者,自体理论治疗与实践者。心理咨询预约电话18321361288,QQ228568165.
炎风团队声明:炎风原创作品微信公众订阅号yanfeng165,欢迎广大朋友免费转载分享,无须支付任何版权费用。更多原创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前一篇:为老不尊现象的心理分析
后一篇:愿炎风的故事,陪你成长,送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