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案例:十二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父母的反省与自我救赎
(2011-05-15 06:42:01)
标签:
育儿离家出走早恋女孩学习困难 |
最近一位江西母亲给我打电话,她是一个多年前的咨客,她有很严重的抑郁症,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好多了,为她高兴时,她却说炎风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要请你帮个忙。
她说她十二岁的女儿,出了点问题。听她说话的语气很急,总是唉声叹气,心情紧张又不能放松。我先安抚了她的情绪,然后让她慢慢说出问题。她女儿很漂亮,很可爱,学校里学习成绩也不错。最近她爸爸看到他频繁与一个男孩用手机电话与短信联系,就找女儿谈了,在态度上有点强硬,在方式方法上有点简单直接,在没有多大的效果情况下,父母又去学校找了那个男孩,那个男孩可能是害怕了女孩的父母,就减少了与女孩的联系与交流。
本来在家长看来,这件事就算结束了,孩子也就不会再有什么事,不会想别的,也能好好的学习,父母也省心了好多。没想到,没过几天,孩子不见了,离家出走了。与她一起出走的还有一个女孩。那个女孩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在班里也是班干部,二人在离家出走的当天,两家父母就联系上,想到也分析是原因。
自己的女儿是因为父母所谓初恋的事情,那位班干部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对孩子的学习要求相当的高,学生可能受不了父母的压力,在家中感觉不到温暖与理解,就离开了家。
双方的父亲一起联系想办法,与孩子的手机一直联系不上,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在这样的担惊受怕中过了二天,终于那位女孩接了父母的电话,讲她们在外地。父母也很快的赶到了湖南,看到了她们的孩子。
这两个小女孩,只有十二岁,从江西坐火车,来到湖南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庄,租了一间只有一张床的小房子,购买了电饭煲,煤气灶,及其它的生活用品,住的很简陋,也很艰苦,她们也正在找工作。看到父母后,她们很委屈,但就是不回家。
做子大量的工作,她们与父母回到了家,又回到了学校上学。
这时的父母,有很多的问题,他们不敢再鲁莽,不敢再按照之前的做法,所以打电话给我,想知道如何来处理这件事。他们搞不清楚,为什么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会有这样大的主见,不声不响,二人就策划好了一起离家出走,一起租房找工作。看她们住的那样的简陋,就是不回家。与在家相比,家里的环境,家里的条件,那一点差了,但她们就是不愿意呆在家中,就是要坚决了离开父母离开家。父母也想不通,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的又是打又是骂,可我们不是都好好的过来了,那里敢想什么离家出走,就是顶嘴也不敢啊。现在的孩子,都是哄着,惯着,依着,宠着。哪里有什么不开心啊,想要什么就是一句话,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手机,最新版的,想要的,能满足的,都是应有尽有。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事,为什么还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这次事件之后,如何来善后,如何来与孩子交流,如何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如何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关心与爱,不再想什么离家出走,不再让父母担惊受怕,倍受煎熬。父母究竟是那里做错了,父母那里对不起你了,辛苦的工作,辛苦的赚钱,家里有车,有大房子,也有各种各样的硬件,为什么就不能留住孩子的心,为什么就不能幸福的生活着。
父亲是政府高官,平时工作较忙,应酬较多,没有太多时间与女儿沟通。母亲是在一家外企工作,有严重的症,工作一天本来就很累,回家后就想好好休息,所以也没有时间没有心情与孩子做一些交流,这样,孩子虽然天天回家,按时上学下学,写作业,但交流很少,心里有话没有办法与父母交流。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距离,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联系没有建立,孩子心中,父母只是提供物质帮助的人,在孩子的人格上,在孩子的心灵上,父母的帮助很少。加上父母的经济条件较好,物质生活上较为丰富。孩子养成了过度的自我中心,凡事以自己为出发点,不想父母的辛苦,只想着自己受的委屈。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与父母交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有一个五天到一周的过渡期,让孩子从心理上平复一下情绪,先继续的上学,回到以前的环境,不要再起波折。
二、父母反省自己的问题,从教育方式方法上改变,加强对孩子的理解与沟通,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与孩子交流做朋友。
三、过渡期结束后,父母约孩子好好谈一下,把离家出走这事,做一个结束,从孩子的角度来讲,父母从教育方式方法上向孩子认个错,保证以后多与孩子沟通与交流。从父母角度来讲,说出父母的心里话,表达父母的担心,也要求孩子有事可以与父母交流,父母也会愿意与孩子交流,但绝对不允许有下一次的离家出走。有问题可能交流,可以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但不能采取极端措施,这是对家长,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这一点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
四、通过交流,与孩子建立互信机制,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达成一些协议,给予孩子一定的尊重,允许孩子自主自立。
五、坚持下去,任何事情的改变,都要不断的坚持与努力,不能半途而废。
这个父母是幸运的,他们早早的发现了孩子的问题,他们也在努力的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家庭,短时期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从长远来讲,孩子一定会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来。所以孩子也是幸运的。在我工作的学校,很多的孩子,都是家长在想尽了办法,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送到学校,相对而言,这样的孩子改变的难度要大多了,所以,在此奉劝天下的父母,多与孩子交流与沟通,不要让孩子关上那扇心门,如果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不愿意与你说出心里话,这一般来讲,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家长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