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文学》2020年7月刊目录
标签:
小说发表目录 |
分类: 小说 |


本期刊发的四篇小说均为短篇小说。何世平的《兽医毛豆》聚焦于一个乡村兽医,通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了乡村世界极为世俗的一面,现实感很强。可作者并未停留在对现实的反映上,他关注的重心依然是小说最为重要的层面:人性。可以说,作者塑造每个人物都建立在对人性整体考察的基础之上,这就使得人物真实,且有一定的深度。小说结尾在“去”与“守”的选择上所闪耀出的人性之光,照亮了作品,也照亮了读者。傅友福的《白天不懂夜的黑》通过一群本科毕业生在大都市的日常生活遭遇,反映了特定群体在物质、爱情和灵魂上的态度。第一人称的叙述,让小说充满自我审视和拷问,可救赎之路在哪里呢?值得人们深思。袁有江的《逆时光》故事很简单,但对这个故事的叙述却不简单,这不完全是叙述技巧的问题,它也关乎到世情与人心。刘立勤的《癌细胞》从一个人如何对待生病和看病的视角,揭示了中国人惯于拖拉和找关系的普遍心理。这里的“癌细胞”似可做两种理解,一指病理上的癌细胞,一指心理上的癌细胞,这样小说的主题就深化了。
《山海经》编辑手记
陕西作家羊白的三篇小小说,讲的都是青春故事,生动可读、耐人寻味,读来引人入胜。龚小花、高国均、高杉、林子、梦瑶、苏香、詹雪征等都是文学新人,他们的作品都有一股冲劲儿。当然,像厉剑童这样的小小说高手,出手肯定不凡了。
张广智的《庞贝:超越时空的对话》紧密联系当下现实,对公元1世纪庞贝古城被毁,尤其是老普林尼抗灾殉职之事迹进行了重新审视,材料广博,感情真挚,充分表现了一个人文学者的见识和胸怀;作者与当年的见证人隔空对话的形式,使得文章别具一格,读起来特别轻松、舒服。如果说到缺憾,就是篇幅稍显短了些,内容不够丰富。
近年来,得益于数十年的政府工作经验,海华创作了大量的“机关小小说”。与那些更多依靠想象力来玄想机关生活的作家相比,这些真实和真切的生活经验,使得海华在“机关小小说”这一领域自由驰骋,既做到生动、逼真地描摹现实,同时又充具理性反思和批判精神。肖向明、张美霞的《论海华小小说的反讽艺术》从反讽入手,对海华的小小说(以“机关小小说”为主)创作进行了条分缕析的细读,给人颇多启示。
“整个吉水围古村,远望,犹如一条长龙盘旋;近看,似一朵浮在水面上的莲花。古村只有两个门出入,南面一个出口与外界相连,其他东西北三面分别被公庄河环抱,这可是风水先生眼中的风水宝地啊!”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引领读者对吉水围的前世今生进行深入了解,犹如一个资深导游,在为你热情讲解。走进吉水围,你一定会长知识的。
什么是诗意?现代诗人何其芳说:“诗意似乎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本期《千家诗》推出的“江苏诗人小辑”便是这样一辑充满诗意的诗作,给读者以诗意的馈赠和柔情的滋养,像是一种小碎念,三不五时挠你一下,在你心中留下永续的波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