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赫芬顿邮报》:中国人为什么也热衷过圣诞节

(2011-01-13 11:38:46)
标签:

中国

圣诞节

赫芬顿邮报

道克特罗夫

基本生产

娱乐

美国《赫芬顿邮报》:中国人为什么也热衷过圣诞节

    为什么圣诞节在中国如此受热捧?有两个原因:一是圣诞节能带来双赢,它将欢乐与交易利益融合在一起;二是从更细微处讲,西方的节日,尤其是圣诞节和情人节,在儒教背景下是增强个人身份认同感的一个有用工具。

    对于中国人来说,圣诞节不是“西方的”,相反,它是“国际的”和“现代的”节日,带有一点点身份地位的气息,这在要面子的中国可是“最终商品”。圣诞老人是进步的象征,所以他代表着这个国家对新世界秩序感到越来越安心,中国决心在不牺牲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融入这个秩序中。表现出高兴快乐的个人在向外界声明:他们是新一代的参与者,能够吸收新事物并在中国加以应用。从更深层面讲,圣诞是对未来的投资。中国人的关系根植于互相依存性,而不是浪慢爱情。当然,渴望激情是普世情感,但在反对个人主义的中国,在家族仍然是基本生产单位的社会里,光有爱情还不行。最重要的是,男性需证明自己。就感情付出和物质潜力而言,他们必须做出承诺。对于中国青年来说,圣诞礼物多了一次表白的机会:“亲爱的,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这也被认为是表达忠贞不渝的一种方式。

    中国人接受圣诞节并不意味着“西化”。它已经被拿来为推进一个明显的中国议程服务:在这个个人身份与需要外在事物进行证明密切相关的文化背景下,它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表达。作者汤姆·道克特罗夫,陈一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