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本山的三种隐退方法

(2010-03-15 10:56:18)
标签:

退法

春晚

观众

廉颇老矣

赵本山

娱乐

赵本山的三种隐退方法

虎年春晚一结束,许多人就开始讨论赵本山的“退休”问题了。本山今年的春晚小品尚能勉强支持,但与往年相比已颓势明显,显得力不从心,廉颇老矣。看来,如果不及时隐退,硬要坚持下去,对本山的声誉,对观众的眼球,对春晚的质量,都是不负责任的。

天下没有永远不散的宴席,也没有红一辈子的名人,人总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漂亮潇洒地谢幕,远比赖在台上不走要受欢迎,恰到好处地淡出,反而会留给人们美好隽永的记忆。如今,摆在本山面前的,也有三种退法。

一是急退,即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本山出道春晚20多年了,名气够大了,天下无人不识君,钱也挣得够多了,私人飞机都开上了,艺术已到高峰,再往上走也难了。还不如趁着观众还有些留恋、自己形象尚好,就戛然而止,抽身便走,在一片挽留声中华丽转身。这是最佳效果,这样的退法,豁达洒脱,不论专家评点还是观众口碑,本山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

二是渐退,不说退也不说不退,能拖一年是一年。随着功力减退、身体状况下降,演出效果一年不如一年,那就慢慢退吧,主角不行当配角,自己不行推徒弟,虽然还能获得不少掌声,偶尔还有些亮点,但大伙都看出来了,本山是明显“过气”了,靠吃老本过日子,退得越晚就越被动。

三是不退,没人赶就不退,直到江郎才尽。不论演出水平怎样下降,不论掌声怎样稀落,不论舆论怎样汹汹,我就是硬着头皮不退,一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哪天突然失去水准,丢一回大人,在观众的哄声和倒掌中灰溜溜下台。这是最糟糕的选择,也是本山的下下策。

以本山的绝顶聪明,他肯定会选择自觉隐退的,问题在于时机的把握,就像炒股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出手的最佳时机。本山也很困惑,自己是不是已经到了走下坡的时候,艺术高峰是否过去了,是不是真到了该急退的时候了,他还在犹豫不决,旁观者清的我们有责任帮他下定决心。不妨对他大喝一声:是时候了,这里杜绝一切犹豫!

学会隐退,也是新陈代谢规律之需;懂得隐退,则是达人睿智的表现;实现隐退,更是人生画卷的最好收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