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小利会成为“小沈阳第二”吗

(2010-03-04 11:39:16)
标签:

娱乐

王小利会成为“小沈阳第二”吗

文|林娜 常晟罡

2009年春晚的《不差钱》让小沈阳在全国一炮走红。与师傅赵本山在虎年春晚共同出演小品《捐助》后,王小利能不能搭乘春晚快车,成为继小沈阳之后另外一位大红大紫的艺人,成为许多人的期许。

 

八点二十的眉毛、小眯缝眼外加光头,说话结结巴巴,一脸坏水相的王小利在形象上就占足了便宜。王小利是赵本山的第五位弟子,也是最爱闹腾、最爱惹祸的徒弟。

虎年春晚,“小品王”赵本山携四大弟子共上春晚。而此前本山大叔曾大胆预测《捐助》能再捧出个“小沈阳第二”,春晚之后,王小利必火,因为所有包袱、搞笑的台词都在他身上。虽然今年赵家班的小品《捐助》在“笑果”上远不及去年的《不差钱》,但王小利却以其典型的东北农民打扮和磕磕巴巴的个性化表演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早在此之前,王小利在《乡村爱情》系列中饰演的小人物“刘能”已让观众记住了他,人们习惯用“刘能”称呼王小利。如今随着《乡村爱情》续集在央视的热播,那个没说话先撇嘴、一张嘴就磕巴、斤斤计较、爱贪便宜、满身是理的刘能又一次深深印在观众心中。

首个伯乐是老毕

高秀敏“搭桥”拜师

41岁的王小利本名王文利,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一个二人转世家。17岁开始正式登台演出。期间,他认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温美玲,两人组成了一副架演出。由于王小利嗓子好,又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两人配合默契,唱戏没多久就压轴了,这一唱就是十多年。

在当地有了名气之后,王小利忽然又有了新的想法,走出去到更广阔的世界去闯荡一番。在与前妻温美玲因感情不合离婚后,王小利便只身一人来到长春,遇到了长春和平大戏院的老板徐凯泉,并被徐凯泉收留,成为和平大戏院的签约演员。2000年,王小利和第二任妻子李琳结婚,她在《乡村爱情》中和王小利“差辈”演了谢永强的姐姐谢兰。

2001年初,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的导演毕福剑到长春和平大戏院观看演出,那天晚上有王小利夫妻等四对演员演出。演出结束后,毕福剑找到剧院负责人,说想在长春录制一期二人转的《梦想剧场》,就要这四对演员,一对都不许换。一个多月后,毕福剑重返长春,在净月潭做了一期《梦想剧场》,王小利获银像奖。年底《梦想剧场》在山东举行总决赛,王小利捧得金像奖。

随后,王小利报名参加了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为了此次二人转大奖赛,剧院特地为他排了大戏《包公断后》。王小利夫妻还专程拜访了何庆魁和高秀敏,何庆魁帮他修改了小品剧本。几天后,王小利的小品《骂大街》在脱口秀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颁奖晚会那天,王小利听说赵本山要收张小飞、王小宝为徒,他就壮着胆儿给高秀敏打了一个电话,他对高秀敏说:“听说 赵老师要收徒弟,有这回事吗?您帮我问一下,能不能把我也收了。”高秀敏说:“我可以帮你问,但成不成可不保准。”五分钟后,高秀敏给王小利回电话:“孩子啊!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赵老师同意收你了。”听到这句话后,王小利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王小利至今还记得为了拜师他特意买了一件红衬衫:“这件红衬衫真的给我带来了好运,我的艺术道路从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班范伟 练磕巴演活刘能

《乡村爱情》中的刘能最早定的是范伟演,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范伟没演成,他只演了赵本山的大舌头儿子王木生,于是刘能的角色临时派给王小利。没想到的是,刘能塑造得相当出彩。人们甚至认为王小利是惟一可以取代范伟的人。

“这么好的角色我肯定愿意接啊,但也有压力。给我角色那天,我师傅说这个刘能戏挺重啊!我一听当时心跳就加速了!后来听说刘能是个磕巴,我又有点心里没底了。我跟导演沟通,导演说,这个磕巴和范伟那个磕巴必须要区别开,你要是跟人家演得一样,你演不过人家。”为了演好刘能,王小利研究了半个多月。选造型时,王小利找人画了十多张图纸,

天天琢磨。后来选了一个光头造型,留点小胡子,上穿个大背心,下穿个吊腿裤,穿鞋还不能穿袜子,有点吊儿郎当的。这种人在农村很常见,这才是适合人物的造型。

的确,在《乡村爱情》中,“刘能”称得上是最出彩的人物之一,结结巴巴的他在女儿刘英的婚事问题和长贵及谢大脚的感情戏中,都没少跟着捣乱,王小利则很享受塑造这个角色“上蹿下跳”的过程,他说,最感谢的人是师傅赵本山,“让我这么个二人转演员能在荧屏上演了这么个有戏的好人物。”回想1997年,范伟35岁时和赵本山一齐出演了《夜深人不静》,老相,逗趣,相当精彩;而10年之后,38岁的王小利也一样以老相的辽北农民刘能的形象成名,这样的巧合,真是别有滋味。

演技佳小品差

小沈阳神话能否再现?

2009年春晚的《不差钱》让小沈阳在全国一炮走红。据说赵本山为了让自己的弟子能够有出名的机会,大搞“车轮战”,让弟子轮番上阵。2010年的春晚,赵本山就准备弃用小沈阳,以便为其他的弟子提供“出台”和出名的机会。然而,从剧本及彩排的情况来看,本山似乎不满意其他弟子的表现,在紧要关头,不但临阵换人,重新启用小沈阳,还换了剧本。

在《捐助》中,小沈阳只是一个配角,而那个于洋,更是基本连话都没机会说。小品的绝大部分包袱都集中在王小利的身上。赵本山在春晚之前就坦言:“这次就是为了捧王小利。我50多岁了,现在真的想把徒弟一个一个地捧出来。”

王小利的逗乐功夫不输小沈阳。尽管师父赵本山断言其也能一炮而红,但在春晚演出之后,网友们对此却并不怎么看好。

在贴吧和论坛中看到的大部分网友留言都以为王小利想红“够呛”,“说实话我觉得很难,一方面形象上稍微差了一点,另一方面特色也不够突出。”“王小利的表演和去年的小沈阳相比,仍是差远了,这跟作品本身也有关系,这个作品不够可笑。”

赵本山也坦言,和小沈阳的一夜蹿红相比,王小利不可能重复小沈阳的神话。“王小利是演员,他主攻的是演戏。他的火是慢热的。”

对于今后能否像小沈阳那样一夜大红大紫,王小利说:“红与不红我没想得太多,还是跟随师父踏实地走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