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念经的和尚去炒股

标签:
少林寺寺院经济港中旅方丈释永信登封市杂谈 |
少林寺这个清净之地,近几年不时闹出一些动静大的新闻,一再冲击人们对佛门的观念。近日少林寺拟定2011年上市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不管真实与否,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现在和尚都不念经,去炒股了?
文 | 黄海云
少林寺将于2011年上市?在社会上议论沸沸扬扬之际,当事方之一的登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反驳说,这是“失实报道”。而少林寺方面也声称不知情,为自己“被上市”喊冤。其实更令人关注的是:少林寺的商业化之路还能走多远?
少林寺“被上市”?
按媒体的说法,一份由登封市政府和香港中旅集团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书》以及一份《登封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显示,双方确定斥资一亿元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新公司拟2011年上市。“少林寺门票经营权等嵩山少林景区资产被登封市作价4900万元作为入股的一部分”、“港方占51%股本控股”等字眼,再加上一句“少林寺不知情”,登封市政府被直指为“推手”,同时也带给社会公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各种关于少林寺“被上市”的猜测甚嚣尘上。
“现在就是没有政府的声音!”近日,登封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气愤地向媒体抱怨。而在其随后发来的声明中,表述了以下观点:登封市政府和港中旅就嵩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合作的有关事宜正在洽谈协商,尚未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范围不会将少林景区、嵩阳景区和中岳景区内现有16处18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等文化遗产纳入合资公司进行经营;双方合作将完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有关“少林寺上市、贱卖国有资产”等消息,纯属失实报道。
至于传言涉及的另一当事方,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大梁曾表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也只是刚刚才知道,是由登封市政府有关领导通知的,对具体内幕一无所知。
登封市委宣传部部长崔世英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与港方谈的是总体旅游合作项目,少林寺只是嵩山景区里面的一座寺庙,旅游资源由当地政府管理。
门票收益权归谁
虽然登封市政府发布了澄清声明,但明眼人不难发现,其中隐约避开了最引人关注的门票收益权问题。“承诺不将少林寺等文化遗产纳入合资公司进行经营,只说明不把这些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形资产纳入合资公司。其实这也是必然的,因为法律就明令禁止了。但实际上通过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等有形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比如门票收入是怎么处置呢?里面完全没有提及。也就是说,门票收入完全是有可能归合资公司所有的。”当地一位旅游业内人士如此解读。有公开资料显示,少林寺一年门票收入就将近1.5亿元。
按照登封市政府的说法,携手港中旅谋求合作上市的初衷,是改善嵩山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旅游服务,但有证券分析师指出,上市公司如果没有一定的价值体现,其发行的股票根本无法吸引股民投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少林寺等景区的门票收益权,无疑就是最大的价值体现。”德邦证券注册分析师李旭明说,他认为,投资者买入上市公司的股权,本质上是为了获取其收益性,而少林寺景区的收益性就是来源于大量的文物古迹门票收益,如此的收益权应该是由国家代替全民所有的,用来上市几乎等同于将此公有的收益全划给私有
了,明显是不恰当的。
争议的焦点就是“钱”
千年名刹少林寺,2009年依旧延续了其“新闻制造大户”的“传统”。
2009年,被指“扩张如麦当劳”的少林分院继续在增加,继托管昆明四所寺庙后,少林寺准备在香港设置分支机构,还有意赴台湾开设分院。至于是否有接管其他地方寺庙的计划,释永信说,“那要看人家地方政府支不支持了”。9月,一则嵩山少林寺斥资20亿重建北少林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并引发热议,释永信虽然否认了投资20亿的说法,但也同时确认,少林寺已经按计划投资了1.6亿,以后还要视情况逐步投入。有评论指出,将少林寺办成连锁店,是过度的商业开发,最终会掏空自己的底蕴,流失本质。与之相对的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少林寺以公司体制管理寺院等做法,并不悖佛祖教旨,释永信宣讲的少林寺“商业化”之路,是佛教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尽管质疑声不断,少林寺的“扩张”速度却丝毫未减,迄今已有数十家分院,可以想见的是,这个数字很可能还会增加。在针对少林寺的指责声中,很多都直指方丈释永信,一些网民指责其“开大奔”“乘飞机到处跑”,生活十足“奢靡”。还有人在论坛上,将清苦的大悲寺僧众和风光的释永信放在一起比较,其用意自然不言自明。
2009年,一件“仅金线就值5万元”的天价袈裟让释永信再次成为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一些言辞激烈的网民甚至表示:如今佛门已不复存在,和尚变成世俗商人,也算是空前绝后了。尽管释永信澄清说自己不会穿这件价值16万元的袈裟,但在一些人心里,少林方丈“富有”的印象只怕更加牢固了。
11月,少林寺官方网站连续遭到黑客攻击。黑客贴出“释永信大和尚悔过书”,并配以释永信的一张坐照,假借其名义对少林商业化表示愧疚和悔过。对此,释永信本人说,自己看到了所谓的“悔过书”,感觉这是在和他本人、和少林寺在开玩笑。
少林寺长期以来商业化操作的方式经常受到非议,而这次被黑的那篇文章也恰恰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这一事件在媒体和互联网事件上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看来少林寺还得练就对付黑客的功夫,更重要的还是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亦有专家表示,应该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少林寺现象,从历史的角度看,虽然佛教与社会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但由于中国佛教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因此其一直在努力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历史上,中国佛教界一直注重寺院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正是有了寺院经济,才使得佛教能够长存下来。”
少林寺商业化之路还能走多远
少林寺,在国人眼中,从来就是一个寄托着特殊情感的地方。近年来,少林寺的商业化,一直饱受诟病,频繁出入于各种商业活动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也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少林寺上市”,被认为是对佛门清净之地最彻底的糟蹋,引来了网友们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批判,甚至有网友在跟帖中言辞激烈地责骂释永信“出卖了少林”。但这一次少林寺的“上市”计划,却似乎与少林寺以及释永信无关。
但少林寺商业化的道路并未停止。登封市政府网站上有一则2009年8月30日发布的招标信息,该招标项目名称为少林禅武主题公园和动漫基地,主要由主题公园和动漫创作两大板块组成,投资总额达到6.5亿元人民币。主题公园规划有度假村、表演广场兼竞技场及功夫名人堂、功夫博物馆等;动漫基地以少林禅武为主要内容创立动漫中心,该项目的联系单位正是河南少林寺实业公司。不过,社会公众此次对少林寺上市传言的质疑态度,无疑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公众对少林寺商业化的心理底线。于是,人们也许还要提问:少林寺商业化的道路还能走多远?再走下去,少林寺会否在某一天真的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