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尘无染 清净无瑕

标签:
杂谈 |
徐立忠
莲,纯净,姣美。唯有她,是古今中外人们心中信仰“圣洁”的图腾。
当您在书海中遨游,穿越时空时,会得知:
古代埃及人,将尼罗河上盛开的莲花,奉为生生不息的神灵。
古代印度人,传说佛祖诞生时,下地七步,步步生莲花。视莲花为“圣花”。有佛座莲花,经幡莲花,称佛经为“莲经”。。。。。。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莲鹤方壶》上,就有莲的饰纹。
六朝,唐宋时期莲旳饰纹更盛。诗人李白爱莲,号称“青莲”。后世建筑,器物,诗歌,绘画,雕塑更常见莲的内容。
宋代周敦颐一位哲学家写的一篇散文《爱莲说》流传至今,众口咏诵。
西藏,到处可以看到“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吉祥真言。其中的“叭咪”就是“莲花”。西藏人将在雪山的冰雪中开放的酷似莲花的花,称为“雪莲”。虽然它在植物学上与莲不同属。
法国印象派大画家莫奈,倾注晚年全部的生命和精力,绘制了油画长卷《睡莲》。巴黎专建一圆形博物馆陈列此画。大师杰作轰动世界,至今慕名观者络绎不绝。
综上所述,可见世人对莲的挚爱之一斑。
世人爱莲。因为,莲,“出尘无染,清净无瑕”而穿越时空。
此可谓:莲之魂也!
我的好友摄影家孙运宝亦爱莲,且近于痴迷。
他将:莲,自萌生至涅槃,晨曦,暮霭,风雨,露雾……的千姿百态,天然去雕饰,尽收镜头中。计有十万余幅。
国内外,以莲为专题,顷心倾力拍摄者,舍运宝者,不知还有谁人?运宝大作,毋庸多言,有作品在,每个观者,都会从其中,感悟到自己心中的莲花。或圣洁,或高雅,或姣美,或纯清,或凄美,或哀伤,或慨叹,……尽在不言中。
运宝为人性情纯净执着,在喧闹熙攘的尘世中,仆仆独行,执相机,披星月,追太阳,高山流水,荒原大漠,足迹遍及。旋风般的来去,疯狂地揿动相机的快门。记录着他以自己的视角,看到的世界。
就像一位摄影大师所言:“我不拍下来,没人会看见。”
运宝在别人熟视无睹中,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
运宝从来不用相机支架拍摄。他说:“我从不用支架摄影。需要时,我可以趴在泥水里拍摄。”他曾在网上慷慨声明:“我的作品没有版权,谁喜爱就拿去!”
参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博物馆时,我看到罗丹为日本艺妓花子,所塑的几十件表情不同的头像,曾惊叹不已。激动地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仅是因为他有超人的才能,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勤奋。”近日,我在网上看了运宝的作品,不由地使我想起我在罗丹博物馆写下的这段话。
运宝是个孝子,在他凝志不分的拍摄莲花时,他81岁的老母亲查出绝症,他在大雨滂沱中拍摄了雨中的莲花。并写下了催人泪下的诗句:“母亲生病已月半,心如刀绞睡不安;哪有仙药我去偷,割块心肉一起煎。”滂沱大雨就是运宝心中的泪,也是他面对暴雨中莲花涅槃的无奈。在无奈中,运宝祈祷着母亲生命能躲过此劫。
古人爱莲,今人爱莲,诗人爱莲,画家爱莲,运宝痴迷的爱莲。
运宝爱莲,不仅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迁衍,更是他的品性使然。摄影家运宝的品性与莲花虽异质却同构。
莲花,古人称:花中君子。运宝,乃人中君子也。他有诗曰:“人心明镜台,何必惹尘埃;莲藕生淤泥,本来就清白。”诗言志。此乃运宝心境也。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