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岛胡子清韵净音
青岛胡子清韵净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964
  • 关注人气:5,8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莲  (2012-10-19 20:20) [删除]原文地址:莲作者:漫不经心

(2012-10-19 23:18:57)
标签:

杂谈

[转载]莲 <wbr> <wbr>(2012-10-19 <wbr>20:20) <wbr>[删除]原文地址:莲作者:漫不经心  我不知道,世上还有哪种花,能成为一个民族审美的图腾,成为一个宗教的象

征,成为一种人们毕生追求的境界。这一切,莲花,恰恰做到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

     最喜欢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芙蓉向脸两边开”,娇艳欲滴的,人耶?花耶?此句颜色妙比“人面桃花相映红”。“闻歌始觉有人来”,却给画面增加了活泼的声音,红花、碧叶、粉面、歌声,情景交融,远胜单一的“人面桃花”。

     李渔的《芙蕖》,则道尽莲花各个时期的美: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

 

    看到圣洁的莲,便想起拈花微笑的如来。如来端坐的宝座,便是一朵莲花。相传释迦牟尼诞生,下地步行七步,步步生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因其眼相有青莲慈悲之容,遂有“莲花眼”的密号。佛教最看重青莲知度论》二十七说:“水生之花,青莲为最。”我国唐代诗人李白以“青莲”为号,或许与佛教的影响不无关系。喜欢这偈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君子爱莲,周敦颐已经说的明明白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种长于污泥而自清,虚心挺立而无节外生枝,芬芳弥远,甘于水波而不入室谄媚的品格,是中国士人的理想境界。比之君子气节的另一载体——竹,莲“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红楼梦》)

 

    胡子当为莲之知己。摄影的语言如此繁杂,胡子莲花的影像在一片恍惚的混沌中璀璨,呈现一种沉星般挚情的美丽与超逸。透过胡子的眼睛,我看到莲花竟呈如此丰饶之态。有纯如少女的白莲,有少妇般丰腴娇艳的红莲;有的如来自天际的仙子,周身缭绕着世外的雾霭;有的如刚被唤醒的公主,腮边还留着昨夜晶莹的泪珠。最不可思议的是,在胡子的镜头中,有的莲花竟然在烈日下,有了金属的质感,那铁一般凛然的团叶,与安详沉静的莲花,让人有了梦幻般的不真实。当看到莲花那凋零憔悴的容颜,心也陡的缩成一团。

 

    不,这些都不足以说明我观胡子莲花的感觉。观胡子莲花,耳际传来梵音佛唱。朱自清早在《荷塘月色》中就说过:“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观胡子的莲花,我便生此通感。凝视那莲,一种平静的喜慰在心脉中悄然地淌流、搏动,生命静静地蕴藉聚敛并且清馨美丽地展放,一如沉静地美在清涟水波之上的莲。

 

    观胡子的莲花,想起那些曾经美丽的面庞,那无猜的少年情怀,那多情而又有些生涩莫名的青春,那美好的蕴蓄心中的爱恋……随着一声温柔的低唤又浮上心头,就如同,清涟的水波上,清丽馨香的一瓣瓣,莲花盛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崂山小渔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