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涛《爱上文学》

(2021-10-17 11:06:28)
标签:

文学

分类: 随笔

爱上文学

 

郭涛

 

    我一直数学好,最怕语文。开始学作文是小学四年级。老师布置作文,瞎编。那时多要求好人好事,于是写了晚上看电影回来的路上,一个农民伯伯不小心一脚踏空,身子跌进水渠里,走在后边的我,把老人救了。反正是没有影的事,为完成作业,应付一下。连自己都不信啊。

    读初中,大约初二,看了一本书。书名似乎是《在密密的森林里》,写的西双版纳密密的森林里的故事,应该是一部中篇儿童小说,也是我读的第一部文学书。那本书把西双版纳密密的森林,写的十分的神奇,我好像钻进那里,对森林里的小路,阳光,风雨,森林里的危险之事都近距离接触,那本书太美好,只是父亲说初中当以学业为重,不要读小说,小说会误学业。那本书看后,又在《红旗》杂志上看了何士光短篇小说《乡场上》,印象很深。何士光写土地承包到户后,一个村支书走到乡场上,一些以前见他笑脸相迎的村民,忽然都硬气了,带着蔑视的神气看他,村支书一路的失落和困惑。何士光的名字就在那时被我记住了。

    工作了,订了《人民文学》,何士光一篇中篇小说《种包谷的老人》发了头条并且获得全国中篇优秀小说奖,《乡场上》获得全国短篇优秀小说奖。评论家有文章说,《乡场上》的艺术容量比《种包谷的老人》容量大,我觉得很有道理。

    再后来,读了何士光一部长篇小说《如是我闻》,就觉得似懂非懂,神神秘秘,大约何士光已经成名,进入中年,写的是名人的烦恼,自然没有多大的反响。

    我一直数学好,工作了,数学用不上,就专心学习文学,当然是为工作服务。干了文书,和文字打交道多,基本的会议记录,会议通知,工作总结,简报,报道,需要一定文字功底。可惜我那时年轻,心高气傲,对此类事情看的清淡,对诗歌写作非常上心。同事说你写诗有啥用,不如多用功夫在公文写作上,多写单位的信息,多写新闻报道,说不定把自己写成领导,奈何自己年轻,一心想在诗歌写作上出名。结果,公文写作也是应付一下,消息写过几篇,觉得没意思,就不写了。一门心思写诗,竟然陆续发表,25那年写的《写给毛泽东》一诗,获得陕西文化厅奖励,那是铜川市委市政府和陕西文化厅联合举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全省群众诗歌创作大赛征文活动,我的诗《写给毛泽东》交给当时在商州区委宣传部的张斌,他推荐给商州文化馆的许民,许老师给推荐上去,一年后,竟然被评为二等奖,收入获奖诗集《兵马俑游思》一书,《写给毛泽东》排第三名。收到书,我颇得意。

    过了大约十年,我一次许老师,他已经高血压后遗症,似乎半身不遂了。我是感觉他是我的伯乐。

    我好像也是青年成名(一笑),但是幸亏我业余爱好文学,没有专业,觉得业余爱好文学挺好,避免做”空头文学家”,何士光以《乡场上》出名,写出大量好东西,后来他做专业作家了,作品反而不如前期那样好,我想就是专业作家后,脱离了生活,特别是从社会底层进入精英阶层,圈子小了,关注的事情小了,作品自然没有前期那样的力量和影响。

   三国时候的曹操和曹丕曹植都是大诗人,曹植年轻,曹丕跟随曹操经年征战,曹丕诗歌写作就和曹植不一样,曹植没有军旅生涯,作品自然就缺乏曹丕诗歌那样的内容。生活决定思想,决定艺术,生活变,思想变,艺术变是一定的。其实不用我说,那是基本常识

     我开始写诗,写母爱,写乡情,亲情,随着生活变化,农民的命运处境,就是我关注的重点,诗歌写作上自然关注失地农民,关注农村信访问题,关注城市化过里的农民宅基地问题,当了商州区政协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所提提案也多是这方面问题。脱贫攻坚后,民政工作服务脱贫攻坚,做的是实实在在服务农村农民的工作,自然写作上就要熟悉农村农民。诗歌《老顾》就是根据工作上真人真事写的。一些小说家非常喜欢,据此改编成小说。我后来想,《老顾》诗歌,就不是坐在书斋的专业作家能编出来的,他们不接触农村农民,怎么会写出此类诗歌?

    我原来数学好,工作后,反而陌生数学,亲近语文,爱好文学,现在回头一看,好像容易理解了。

 

                                      20211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